文/朱偲 由于担心离别后弟子专事标榜导致世俗之谤及道德学问无成,王阳明在《与辰中诸生》一信中告诫弟子“要刊落声华,务于切己处着实用力”。换言之,不论修己治人都要竭力避免脱离事物而空谈义理的不良趋向,修身齐家要贴近日用实际,治国平天下要贴近政治实践。 修身齐家要贴近日用实际(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实际上,这也是孔子编《春秋》的旨趣。在解释作《春秋》的原因时,孔子说道:“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因此,《春秋》并非空言论道之书,而是将二百四十二年中的是非得失、兴衰成败系统进行了总结和整理,所谓“吾因其行事而加王心焉”。实际上,孔门弟子和后世儒者多从“资治”、“镜鉴”作用理解《春秋》,注重《春秋》对于君主和士人政治实践能力的养成,或者说经世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门弟子和后世儒者认为《春秋》“切而为国家资也”、“有国有家者不可以不学《春秋》”。因此,在孔门弟子看来,《春秋》是一部贴近政治现实生活的政典,《春秋》的精神是一种切于实用的实事求是精神。 实学精神(资料图 图源网络) 《春秋》中这一实学精神在后世得到连绵不绝的继承。后世学者在学风空虚时,往往会重新拾起这一精神。如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在晚近学风转换中就倡导切于实际的学风。 在伤痛明亡之余,顾炎武明末空虚的学风是导致“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乃至亡国亡天下的病根。他批评明末学者“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不研究孔子修己治人的实学,而空言形而上的道理。值得注意的是,顾炎武对明末学风的批评并止步于空对空,而且脚踏实地得从自身做起,所谓“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曾有人向顾炎武求文,他答复说:“文不关与经术、政理之大,不足为也。” 明亡后,顾炎武退居深山读书多年,通读了二十一史、明十三朝实录、大明一统志、天下郡县志书以及名臣文集奏章、公文、邸抄。在读万卷书同时,他还注重行万里路,他以二马二骡驮书自随,在大江南北实地考察,并寻访熟知地方掌故的遗老耆学之士,询问天下各郡国之利病得失。遇到边关扼塞,便找来退伍老兵询问详细情状。行经无险可守的平原旷野时,他就在马背上默诵诸经注疏。在此基础上,他编写完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多种不朽之作。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资料图 图源网络) 此外,顾炎武虽绝意仕进,却将经世之才在垦田度地等农业生产经营事业上牛刀小试,“累致千金”、“随寓即饶足”,故而他在生活上比较富足,不似其他明遗民般清苦。 也正是因此,清代著名史学家全祖望高度评价顾炎武,认为他虽好言经世,却无此前人多“欺人无实之大言”之弊,其实事求是、见闻广博的踏实之风远远超出了此前一些儒者的功利之学。 因此,刊落声华,切于实际。既是《春秋》的精神,也是从孔子弟子到后世大儒历经传承的不朽精神,更是我们当下修己治人的重要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