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古代书法家也会犯错!古帖中的那些错别字你发现了吗?

http://www.newdu.com 2018-01-31 月雅书画 newdu 参加讨论

     汉《张迁碑》隶书
    
    
    
    《张迁碑》中“爰既且于君,盖其繵縺。”顾炎武《金石文字记》:“而又有云‘爰既且于君’,则‘暨’之误。”王念孙《汉隶拾遗》:“‘爰既且于君’,义不可通,明是‘爰暨于君’之误。《魏元丕碑》:‘爰暨于君’,即其明证矣。”是说原文“既且”当为“暨”字,书碑者误将一字上下分离为两字,遂成“既且”。
    
    《墨缘》点评:“两位学者的考证,铁证如山!”
    
    唐《文赋》行书
    

    
    陆柬之《文赋》有多处硬伤:“物昭哲而牙进”,“牙”字应该是“互”字,《昭明文选》此句即作“互”。如果把“牙”字写成“互”的俗字,那么一撇必须写成一捺。“于是沉辞拂悦”,拂悦,《昭明文选》作“怫悦”,“拂”为“怫”之讹。
    
    《墨缘》点评:“陆柬之抄写这通《文赋》,态度好像有点,不严谨!”
    
    唐《倪宽赞》楷书
    
    
    褚遂良《倪宽赞》中,“奋”下“田”写成“臼”;“旧”下“日”成了“田”。
    
    《墨缘》点评:”该写的没写,不该写的却写上。该怎么说好呢?”
    
    唐《阴符经》楷书
    
    褚遂良所作《阴符经》,乃楷书经典之作。行笔极为灵活,点画、转折有行书笔意,部分重捺笔画还有隶书意味,轻重与虚实结合得很好。笔势纵横清晰,天趣自然。然而其中也有一些错别字。
    
    
    “执”字“丸”多一点。“私”字“厶”成了“么”。
    
    
    “瞽”字左上成了“幸”。“故”字右部成了“久”。“杀”字多了一个“×”。
    
    《墨缘》点评:“临习时可以‘照搬’,创作时切忌出错。”
    
    宋《新岁展庆帖》行书
    
    
    苏轼《新岁展庆帖》“试令依樣造看”中的“樣”,不知所宗。
    
    《墨缘》点评:“像‘样’又像‘朴’,其实都不像。臆造!”
    
    宋《赤壁赋》行楷
    
    
     苏轼书“凌万顷之茫然”的“凌”写成“陵”;带“癶”的字,多数写成了“祭”的上部,如《赤壁赋》中“登”,《西楼苏帖》中“燈”等。
    
    《墨缘》点评:“大家之错,亦无风度!”
    
    宋《西楼苏帖》及其他楷书、行书
    
    
    
    苏轼《西楼苏帖》中,“体”字写成“身本”;“媳”写成“女悉”。
    
    《墨缘》点评:“苏大才子,真有想象力!”
    
    
    
    “敖”字左侧部首,应是上“土”下“方”,苏轼作品中则多写了一横。且所有带“敖”的字,如《洞庭春色·中山松醪赋》中的“熬、螯”,《赤壁赋》中的“遨”,都多写了一横。
    
    《墨缘》点评:“‘真是横’空出世!”
    
    宋《诸上座帖》草书
    
    
     黄庭坚的草书经典《诸上座帖》,有一段出错很多,接连打上墨点。
    
    《墨缘》点评:“按照时下展览的标准,是要靠边站的。”
    
    宋《闰月帖》行书
    
    
    
    米芾《闰月帖》中第二列首字“孰”字“丸”部中多出一点。
    
    《墨缘》点评:“一点之余,名家亦为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