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葛剑雄:“易中天现象”其实很正常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葛剑雄    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最近,“易中天现象”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我认为,现在出现所谓“易中天现象”其实很正常,是迟早要出现的,至少不值得批评。
    易中天做的节目有人听,书有人买,能拥有那么多“易迷”,说明社会需要他,至少社会中这一部分人需要他。即使这是媒体或某方面“炒作”的结果,也离不开他自身的吸引力,是他努力的结果。试问他的听众、读者和“易迷”有谁是被强迫或欺骗的吗?央视请的人不少,为什么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大的魅力?有人说,那是他选的题目好。那你为什么不选更好的,为什么央视不找你?
    尽管也有批评,但到目前为止,易中天做的节目是健康的,内容基本上是正确的。央视的制片人告诉过我,你面对的是普通观众,70%的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既然易中天如此受观众欢迎,说明他适应观众需要,应该充分肯定。即使有时稍显油滑,某些说法不够严谨,毕竟与“戏说”迥异,属于“正说”范围,能使观众对中国历史有更多了解。既然连戏说也属合法,易中天的正说就更不成问题。
    至于他所得的数百万元版税收入,都是读者自愿掏钱的,不花纳税人一分钱,政府还能收数十甚至上百万税。在他合法发财的同时,为社会作的贡献更大。超女可以发财,歌星可以发财,青春作家可以发财,“好男儿”肯定也能发财,易中天为什么发不得?《哈里·波特》、“韩流”、外国艺人、港台明星可以来赚钱,本国的教授就赚不得?就是在教授中间,收入超过数百万的人,或者比他赚得更容易的人,也并非少数,不过没有被报道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
    总之,社会需要各种角色,亿万民众有各种兴趣爱好,完全可以各得其所,各寻其乐,不必强求一致。易中天找到一个合适的角色,既是改革开放提供的机遇,也是他自己的本领和努力,大家应该乐观其成。
    有人认为他的成功会给学术界和大学带来消极影响,起误导作用,那完全是杞人忧天。易中天讲的和写的都属普及性质,没有人当作历史学研究的新成就,他没有拿来申报学术奖或申请学位、职位,媒体也没有给他戴上“著名历史学家”、“大师”、“权威”一类桂冠,对学术界有何影响?如果担心教授或青年中有人学他的样,那更不必。能有易中天这样本领的人有几个?再说,真的“易中天”太多了,自会优胜劣汰,最后适者生存并成功,旁人不必多虑。
    有人担心他不务正业,或者认为他坏了教授形象,败了大学声誉,那也有点多管闲事。易中天是厦门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自然有人考核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和成果。如果不符合教授标准,校方自会采取相应措施,同人和学生也不会容忍。反之,如果他的本职工作完成得很好,在本专业保持着一位教授应有的水准,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业余活动?如果到一定的时候,他愿意将“业”与“余”转换,或者辞退现在的教授职位,专做电视节目,也应有他的自由。上海的电视主持人曹可凡原来是医生,香港凤凰卫视的“读报人”杨锦麟也是厦门大学教师出身,角色转换都很成功。
    当然,夸大“易中天现象”,认为他贡献如何大,如何了不得,也没有必要。不过现在并没有出现这类现象,所以我就不多讲了。(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