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树志,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著有: 《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万历传》(1994)、《崇祯传》(1997)、《国史概要》(1998)、《晚明史(1573-1644)》、《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2004)等。 68岁的复旦大学教授樊树志是个有趣的老头,声音洪亮,说话间老是哈哈地大笑,让跟他谈话的人很开心。这样的一个老头讲历史,也把历史讲得让人常常哈哈大笑。中华书局推出的他的《国史十六讲》,就是这样一本讲历史的有趣的书。 这本书中讲明朝的章节,对明朝有一种全新的看法,特别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于是跟这个有趣的老头聊了聊这个特别的朝代。 朱元璋:历史上最辛苦忙碌的皇帝+出身最卑微的皇帝 让樊教授概括概括明太祖朱元璋这个人。樊教授开始还不大愿意,“这个很难下结论啊,朱元璋很多面的。”但换种方式问他“朱是个暴君吗”?他不由自主地被诱惑着概括起来: “ 他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皇帝,刘邦还当过相当于现在行政村村长的亭长,朱元璋可是连村长都没当上,是个小时家里穷得要去当和尚的皇帝。因为出身卑微吧,他的权力欲望就特别强烈,大权小权都想包揽,相当于现代有人既想当总统又想当总理,他这样子可累了,要披阅大量奏章,可谓最辛苦忙碌的皇帝了。”说到这里,他忽然回过神来:“他是不能简单概括的一个君主,呵呵,我们还是不概括了。” 明朝:对贪官污吏惩治最严格的时代+全球贸易发达的时代 不肯概括朱元璋,樊树志却愿意好好谈明朝。他乐呵呵地说:“明朝是个惩治贪官污吏非常严格的时代。那时候贪污多少银子会被杀头,知道吗?60两!比现在严格多了。”接着,他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当时的酷刑——剥皮,“明朝的刑罚特别残酷,从脑子那里切口,然后灌水银进去……”听得人毛骨悚然,他却特别得意,很快乐,而且是那种吓到你了的快乐。 像老顽童一般的他,忽然咳嗽两声开始严肃:“明朝也是全球贸易最发达的时代。知道那时世界上的白银一半以上去了哪里吗?明朝!外国人特别喜欢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哥德堡号来中国也是要运这些回去的。” 上课:学生拿着教科书来签名+和学生谈他们喜欢的周杰伦 68岁的樊树志教授还在坚持教课他特别喜欢上课的感觉:“两三百人的教室坐得满满的,根本不用点名,学生全会来。而且一来就拿着我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排队让我签名,一直签到上课铃响都不肯退下,那感觉就跟签名售书一样。”学生喜欢他,他也喜欢学生,“我讲的课要让学生喜欢,我就得了解当代年轻人的喜好,我10年前就开始用电脑了,对年轻时尚的东西我都能接受。他们喜欢的周杰伦,我也了解。” 因为带着一颗年轻的心讲历史,樊树志把历史讲得特别生动,常常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其实,历史本来是很有趣的,大家以前觉得历史枯燥,是因为以往的历史教科书编坏了。”樊树志说,他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要把历史变为大众喜欢的有趣的东西。 我:想当个出畅销书的教授+上电视绝对乐意的老头 出的书一不小心就畅销,樊教授可乐了。“我老看《新京报》和上海《文汇读书周报》的图书排行榜,好多次我的《国史十六讲》都上了前三名(编者注:《国史十六讲》在快报图书排行榜上也连续上榜八九周,最高为第三名),哈哈,真不错。我就想当个出畅销书的教授。”那么想不想像易中天那样成为学术明星呢?樊教授继续乐:“当然想,但他那种机会可遇不可求,不是我想成他那样就能成的。呵呵,不过上电视我绝对乐意啊,我就上过上海教育电视台、江苏卫视什么的,如果我前天上了电视,第二天去超市买东西被人认出来,特别有意思。” 暂时成不了易中天那样的学术明星,樊教授目前的目标是成为黄仁宇、史景迁那样的历史学术畅销书作者。“他们特别了不起,在美国研究中国历史能够成为畅销书,向他们学习。” 尽管在学术圈有很多人看不起出畅销书的教授,但他说自己会坚持:“他们年轻人要评职称,不得不去写一些艰涩的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我老了,什么都看开了,就想把我的研究多多传播给大众,这才是快乐的事情。” 一个快乐的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