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益于方志学科建设的大型文献工具书![]() 《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第一分册2006年3月付梓并由方志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系统反映新方志成果并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出版社、各省地方志办公室组成编纂委员会编纂,具有目录学和方志学特性的大型文献工具书。 中华民族编修志书源远流长,自周代发轫以来,已有3000年的编修地方志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05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台湾暂未统计)首轮出版省、市(地级)、县三级志书5000余部,其规模之大、成果之宏富前所未有。当前,我国首轮修志工作基本结束,新一轮修志工作正全面展开。总结过去的经验,展望未来的发展,编纂一部全面、翔实的反映首轮已出版志书内容提要的工具书是方志编修工作者和方志学研究者共同的呼声。《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第一分册———《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1)》共309万字,采用大16开精装本,是在对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首轮编修的志书进行著录和科学地编排基础上形成的二次文献,其结构严谨、清晰,方便读者利用,成为了解地方、认识地方、宣传地方的地情工具书。它第一次全面、翔实地揭示了改革开放后首轮市县级志书的编修和出版情况,反映了方舆地志作为学术研究课题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这部书的出版是对首轮志书编修情况的总结,对于研究历史保存典籍和继承文化瑰宝有着重要的作用。读者通过综览全书,可以考知志书编修情况、出版经过、一方历史变迁及大要。 就全书而言,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1)》是以首轮出版的市、县两级志书为著录对象,并以反映版本特征为记述内容的参考目录,集辑了天津市、河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陕西省等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自1980年至2004年编修的1173部志书(按ISBN号统计)的出版情况及内容梗概。收录范围以首轮志书的编修为时限,以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市、县两级为范围,以出版为条件,对所录志书内容均有笔触,尽可能做到搜罗完备,反映书目的全貌,使读者可藉以窥其全貌,方志学研究者及志书编修者亦能藉资考镜。 其二,该书的编纂者对所收入的志书经过著录和编纂内容梗概后,选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2001年)》所划分的省、地、县的隶属关系为标识进行编排。对于截至2000年底行政区划建制变化的地区,按照其变化后的隶属予以排序,并以随文注释的方式对其变化加以交代,尽可能保持当时的历史原貌,也方便研究人员和读者对书目提要有更多的了解。 其三,为达到揭示文献的外形特征的目的,该书的编纂者按照版本目录学对书目提要类图书要求,以书籍的页数、行款、尺度大小、出版者名称、装订的形式、出版项为着重著录之内容,从而反映了每一部志书主要物质条件,给后人留下原书的本来面貌。 其四,一部书目提要要完成考辨学术源流、指导读书治学的任务,除了对文献进行著录外,主要靠提要来完成。我国古代目录学家非常重视解题,《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1)》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目录学的优良传统,采用叙述性提要为该书的基本撰写方式,每个条目以2000字左右精炼朴实的词汇,从地情概况(包括地域位置、自然状况、历史沿革、政治经济社会概况、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志书编修特点等方面,准确、客观地说明志书的内容梗概,充分体现志书的主题思想和主要特点,以便帮助读者鉴别和选择文献资料。同时,为了反映首轮志书的编修状况,收录了每部志书的一级标题,从研究参考的需要出发,保存原貌,最直观地给读者、志书编修人员及研究人员展示每部志书是如何谋篇布局的,为新一轮志书体例的确定提供全面、系统的参考资料。 其五,索引是利用书目提要的钥匙,是衡量一部书目提要质量的标志之一,科学的检索方式能够便于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利用书目提要。《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1)》除了设置中、英文目录外,在书后还设置了笔画及音序两个索引,使读者至少可以从上述4个途径去查找其所需要的书目。 其六,为了利于对外宣传、交流和方便国外读者了解全书的条目,《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1)》特设置了英文目录,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科学地翻译了全部条目,在国内外市、县级地名翻译方面取得建设性的突破。志书的书名通常是由专名(地名)+通名(行政区划)两部分组成,构成了翻译的主要部分。我国行政区划中存在着通名不同而建制级别相同的“异名同制”现象,而“同名异制”现象更为复杂,既有专名同名而建制不同的情况(即地区级、县级专名相同,俗称父子同名),又有通名相同而建制级别不同的情况。然而,目前我国尚未有一本权威的中英文地名对照工具书,甚至连参考书也没有。该书1173条以行政区划名称为书名主体的条目,涉及到“省”、“自治区”、“市(直辖)”、“区(地级)”、“市(地级)”、“地区”、“自治州(地级)”、“县(地级)”、“区(县)”、“市(县级)”、“县”、“自治县”12类行政区划,然而,英文中并不存在与我国行政区划相对应的单词。该书的编纂者从我国行政区划的具体情况出发,按照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测绘总局三家于1984年12月25日联合制定的《中国地名作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的规则,规范地对书目提要中收录的1173部志书的书名进行了翻译,用汉语拼音拼写地名专名和行政建制通名,解决了生搬外国政区名称指称我国政区造成的矛盾,给我国地名英译提供了一个比较便捷的解决方案,为今后三级志书书名翻译提供了范本。 其七,编纂书目,与志书的编修一样根基深厚,历代藏书皆编有书目。一部揭示首轮新方志编修及出版成果的书目提要,不但彰显我国方志界人才蔚出、学术发展的历史,而且为编修志书及研究人员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钥匙,是科学文献的仓库。我国现有专职修志人员2万余人,志书的编修工作者一直希望能有一部以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书目提要出版。面对首轮修志出版的5000余部三级志书,不用说收藏,就是全部阅读过也非易事。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专家学者,倘若有一部买得起、藏得下、用得着的志书书目提要置诸案头,以供随时查检,可方便地从书目提要里汲取所需要的资料,将大大有助于他们的工作和研究。对于新加入到修志队伍的年轻志书编修者,一部书目提要能帮助他们找到入门的捷径,提供他们所需的资料汇编———1173部市县志书的内容梗概。同时,对各地方志馆的建设,也将起到推荐图书、指导阅读的作用。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