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千余新“国保”明天会更好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国务院新公布了108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之多前所未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就此进行解读――
    
    6月7日,以国务院日前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话题,由国家文物局牵头,中央有关部委、评审专家、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和第六批“国保”单位所在区县的负责人,在北京举行座谈会,回答了公众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
    第六批数量相当于前五批之和
    “国保”总数依然偏少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次性公布了1080处,再加上106处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1186处,这一数字,相当于前五批“国保”单位数量的总和。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被文物保护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吕舟誉为“史无前例”,“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里程碑”。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一次公布多达上千处的“国保”单位,既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大成就,也是向国际社会重申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他说,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物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及时公布“国保”单位,是文物古迹得到妥善保护的前提条件。
    不过,单霁翔也指出,我国“国保”单位总量并不乐观。同为文明古国,埃及由中央政府直管的文物多达2万多处,印度是5000多处,越南虽然疆域不大,但“国保”类文物也多达2800多处;而我国“国保”单位现有数量还是偏少,六批的总数是2351,这与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他说,如何加大“国保”单位的认定和保护进度,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枣园和古村落进入名单
    文物类型变化明显
    据介绍,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类型有了很大变化,除了古遗址类所占比率与往年差不多外,古墓葬类下降了3个百分比,石窟寺和石刻类下降了近2个百分比,而古建筑类包括古村落和古建筑群则上升了6个百分比,已经占到48%,近现代重要史迹包括工业遗产类也比较突出,上升了5个百分比,占18.8%。单霁翔强调,“比较特殊的是河北聚馆古贡枣园的入选,植物类进入文保单位在过去是极少见的,对今后文物保护思路应有启示。”
    吕舟认为,新类型和新内容其实也是新挑战。当古村落作为建筑群定位为“国保”单位后,怎样实行有效管理成了严峻挑战。文物保护专家徐苹芳提出,“古建筑需要保护,近现代建筑特别是一些名人古迹、记录重要历史事件的建筑,也必须加大保护力度;历史文化名城中,除了保护历史悠久的名城,还要注意保护近现代城市的格局,比如上海、天津等,它们作为记录城市发展重要信息的载体,保护价值不容忽视。”
    拿出可行的保护规划
    入围只是良好开端
    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认为,我国文物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但文物破坏的严重性也远远超过以往,“从目前的城市改造现状来看,80%以上的文物保护都名不副实”,因此,定位为“国保”,只是保护的开始。文物保护专家罗哲文也提出,保护工作要落到实处,要具体到县市城镇的街道,要认真普查,拿出可行的保护规划。国家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执行,是文保单位有所保障的重要前提。
    单霁翔表示,针对第六批“国保”单位,职能部门的首要责任是尽快使之达到一至五批目前的保护状况,其次要加强文物界从业人员的历史责任感,整体提升我国所有“国保”单位的保护水准。
    《人民日报》 (2006-06-08 第11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