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萧一山:清史研究第一人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夏燕    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admin)
《清代通史》重版
    作为中国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清史与其他断代史研究相比,长期以来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最近重版了有“清史研究第一人”之称的萧一山的《清代通史》,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萧一山生于1902年5月7日(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三十日),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在19岁时,就由山西大学预科考入北京大学,受教于梁启超,得窥治学门径,立志以新方法为中国史学开拓新境界,在课余埋头著述。
    在《清代通史》中,萧一山使用了近代方法编写清史,史事叙述较多,然亦杂糅了一些传说。卷首有清代外交条约表。记史从乾隆朝述至同治朝,对清史做出了较全面的论述,基本制度、事件和人物都写到了。而本次出版改北京中华书局20年代出版的上中下三卷为五卷,使得全套书籍的体例更加清晰;且全套精装版售价定位在普通清史爱好者也能够承受的580元,相比台湾版的3500元显得平易近人得多。
    萧先生上中学时就感到风行一时的日本人稻叶君山于1915年编写的《清朝全史》“观点纰缪,疏舛颇多”,并以国史假手外人为耻。于是,他开始撰写《清代通史》。《清代通史》上卷两册,文笔流畅,史料详备。梁启超、李大钊、朱逖先(希祖)诸前辈及日本今西龙博士等亲为之序,后续成中卷。
    大学毕业次年,萧一山任教于清华大学,与梁启超朝夕共处。30岁时,他获得特款资助,前往欧美各国考察。回国后任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东北大学与西北大学两校之文学院院长,仍讲授清史。抗日战争时,他撰写了《清史大纲》、《曾国藩传》两书。1948年冬,北平和平解放前夕,萧携眷赴台,1978年7月4日病逝于台北。
    在《清代通史》中,萧先生对清史所提出的基本论断是:有清一代的历史,是满族入主中原统治中国的历史,同时也是以汉族为主的中国民族革命的历史。他一直认为历史内容中文化、政治、国民生计最重要,而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占最高地位,并根据此种认识编排清史的内容。在这点上体现了他的民族史观:“(《清代通史》)所述为清国史,亦即清代之中国史,而非清朝史或清室史也。”这对后世清史研究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萧先生凭着他个人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尊严感,始终坚持在这个冷清的园地里辛勤地耕耘,并且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对早期清史和清代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和考证,为清史研究的深入作了大量的奠基性工作,被人称为“清史研究第一人”。可以说,《清代通史》是任何研究清史的人都不可能略而不提的。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距离今天较近,要认识中国的国情,许多问题追本溯源,都与清代的社会存在与历史有关。而且,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必须从历史中去认识自己,并从中吸取历史的经验、历史的启示、历史的教训,以及智慧和力量。所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次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出版发行萧一山的《清代通史》,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