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少林寺为何在海外广撒"英雄帖"?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人民网记者 聂传清       (责任编辑:admin)

    
    嵩山少林弟子释行鸿1999年在匈牙利创办匈牙利禅武联盟总会,至今该联盟已有洋弟子15000多人。2003年,他被匈牙利警察总局聘为总教头。
    河南嵩山少林寺从去年开始向全球广发“英雄帖”,邀约海内外武功高手参加今年3月开始举行的“武林大会”。“武林大会”除从中国赛区产生“中国十八罗汉”外,五大洲海外赛区还将产生5位“武状元”,最后竞逐全球“中国功夫之星”。这可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天下武林大会”。少林寺这一国际性的举动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外国人喜欢“中国功夫”
    少林寺之所以产生这样全球性的动作,首先是因为以少林为代表的中国功夫在全球有了一定的影响。
    这可以从海外华人过中国春节的庆典中得到证实。如今,中国武术表演和舞龙舞狮一样,成为华侨华人节日欢庆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旅意华侨华人今年在罗马举办庆新春活动时,意大利罗马武术大学的学生们在罗马市中心维托里奥广场表演了少林武术,博得围观群众的阵阵掌声。在荷兰华侨华人狗年新春大游行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一幕。
    中国功夫的影响也渐渐蔓延出华人社圈。
    电影《少林寺》中的武功,曾迷倒过数不清的男女老少。曾与美国影星史泰龙一起工作过的匈牙利国家电视台主持人尤里亚,根据少林寺32代传人释行鸿、弟子段志超来匈牙利传播中国功夫的经历,撰写出版了《中国功夫在我们心中》一书,在匈牙利引起了较大反响,再度兴起了中国功夫热。她本人现在也开始习武,每周都要到匈牙利“少林寺”习武4次,已经坚持一年多了。
    在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中国武术馆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仅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就已经出现了17家全由黑人办、黑人教的中国武术学校。仅仅出于对中国功夫的崇拜和迷恋,这里的老师和学生执著地练习着粗浅的中国功夫,且每年都有数千名当地人加入他们的行列。他们渴望得到中国师傅的真传,甚至梦想到武术之乡中国来“取经”。
    美国洛杉矶市市长安东尼奥·维拉莱格萨很骄傲地向华人表示,他十六七岁的儿子小安东尼奥目前正在中国河南省郑州学少林功夫呢。
    “洋少林寺”“洋弟子”增多
    少林在海外开分寺,更是直接在海外传功的大举动。
    纽约法拉盛华人区的少林寺是少林寺在美国的第一家分寺,由果林大师主持。
    如今,这家1995年建立的少林寺中,英裔、西班牙裔、俄罗斯裔、南美裔、非洲裔的比例已从早年的10%,上升到目前的50%,甚至还招收了不少女弟子。十多年来,纽约少林寺已培养出各族裔弟子数千人,分散在美国各州。
    据跟果林大师习武的人讲,他们都被果林大师内心的平和与外表的安详的特殊气度所感染,弟子们都为人谦和、尊敬师长、举止得当,在家庭和工作单位表现优异。他们的评价是:“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少林功夫。”
    在美国,除纽约的少林寺外,休斯敦、洛杉矶等城市也都有规模不一的少林寺或少林分馆,果林大师也经常到这些地方讲经或授课。
    2001年7月,“少林俗家洋弟子”戴勒在德国柏林开办了少林文化中心。该中心厅堂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可用绿地1万平方米,是目前欧洲最大的中国寺庙。短短几年,中心已吸引了几千名学员。
    少林寺海外分寺不仅是武馆,也正成为佛教思想的传播中心。如今,少林文化中心在德国已经是家喻户晓,甚至成为柏林的一个旅游景点。
    戴勒说,德国的其他数十个城市,也将成立少林功夫传授中心,“德国少林寺将成为充满东方韵味的中国文化武术中心”。
    大步迈向国际化
    海外开分寺是少林寺国际化的重要进程。
    1996年,少林寺在中国寺院中率先建立了中文网站。随后,又在网站上公布了《易筋经》、《洗髓经》、七十二绝技等少林武功秘笈,在全球传播中国功夫和中华文化。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嵩山少林寺就开始接待日本、韩国、欧美等地的佛教、武术、文化代表团及政府官员来访。近年来交流活动更加频繁,平均每年接待300人以上,共20多个团次。少林僧人也逐渐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性的宗教学术会议和佛教法事活动,并把少林功夫带到了国外。
    如今的少林寺不仅有慈善福利基金会、禅露杂志社,还有少林实业发展公司、影视公司、武术推广办公室等分支机构。
    美国《洛杉矶时报》在对少林方丈释永信的报道中称,他“常常坐着配有专职司机的吉普车四处旅行,坐喷气式客机周游世界,与好莱坞名人过往甚密”,是“身披袈裟的首席执行官”。在美国,果林大师出入有信徒赠送的汽车代步,手中有最新款的手机,厨房中有煤气炉、电水壶,办公室中有电脑、录像机等。
    当然,少林寺的国际化举动备受称赞,但它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也受到了批评。不少人指责少林寺追名逐利,与佛教的宗旨不符,还有人担心少林弟子过多地参与世俗活动会影响他们的修行。
    对此,释永信表示,每个和尚所做的事情不同。有的专心于修行,有的努力学习,有的希望赢得追随者。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如果有些僧人想成为经营管理者,我想也是可以的。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佛教研究专家姚卫群也指出,如今大量寺庙位于闹市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年02月28日 第五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