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保卫汉语,先保卫方言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李雾       (责任编辑:admin)
对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南方人来说,我们面临的语言问题,不是英语会挤走汉语,而是我们的“母语”——方言缺乏空间。
    许多上海孩子已经不说上海话了,甚至因此不能与祖父母交流。对一种语言来讲,下一代不说,它就死了。其实,会讲方言并不妨碍他们很容易地从广播和学校学会普通话。
    台湾作家白先勇
    能讲一口标准桂林话,尽管一出生就遇上抗日战争,辗转流徙,他在出生地桂林并没有待过几天。原来老爷子白崇禧将军对子女有“命令”:我不管你们在外面讲什么话,回到这个家,必须讲桂林话!客家地区流传着“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谚语,彼此一张嘴便知是同根同源。客家话也因此成为客家人相互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应该学好普通话,因为它是中国的工作语言。但普通话缺乏方言的鲜明生动,在民间口语里没有根。方言里不但有着现在时的流动,也有着民族文化的历史。南方方言受到游牧民族的影响比较小,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杜牧《乌江亭》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七绝,用普通话读来,没有一句是押韵的,但在粤语里大致押韵。
    你要抵抗英语保卫汉语吗?不妨先动员起来保卫方言。(《南方周末》11.10)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