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范仲淹的“忧民”与现在干部的“忧官”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惠铭生    光明网    (责任编辑:admin)
安徽黄山市委党校在对所属三区、四县100多位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中发现,目前黄山市干部队伍心理健康出现以下问题: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现象和“心理疲劳”症状;存在一定的“浮躁”和“压抑”心理;有些同志对个人的工作、生活、未来发展等存在“焦虑”、“抑郁”等情
    绪。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因为倡导改革而遭贬谪,路过岳阳时,写下了那首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表现了范仲淹的“忧乐观”和忧民意识。他作为一名食皇帝俸禄的封建官员,心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民而忧,的确值得称道。他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成为历代执政者希望追求的一种施政理念,并将其作为为官者人格品质的一种参照标准。
    那么,现在干部为谁而忧呢?乍看安徽黄山市委党校在对所属三区、四县100多位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结果,我心头一热,天真地认为有些干部都心怀“忧民”之心,执政为民,而操劳,而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夜不能寐”。
    但我错了!因为据调查,压在干部头上的“四座大山”,并导致心理压力大也不能寐原因中,竟寻找不到丁点“忧民”的因素!请看导致干部心理压力大的“四座大山”吧!大意是:一是各种发展考核指标,让领导干部的“乌纱帽”朝不保夕,正如一位地方主要领导说:“今天在第一把手位子上,但明天还在不在就很难说了。”二是干部对处理官场关系和社会关系上牵扯的时间与精力过大。“迎来送往、接待上访”,“左右逢源、四处结缘”,已成为当代干部典型的生活状态特征。三是为抵御金钱、美女的诱惑,经常保持拒绝这些诱惑的心理压力。四是干部工作和应酬忙,无暇顾及家庭成员的感情,影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而心生愧疚感。
    从这“四座大山”看干部缘何压力大?笔者概括一下就是:干部一怕丢位子;二怕得罪“上面人”;三是承受不起金钱与美女的诱惑;四是愧对家庭。原来如此!现在干部心路压力大,夜不能寐,原来不是忧民,而是忧官,忧钱,忧美女,忧家庭!
    倘若说干部因为压力大而导致心理不健康,那笔者说导致干部心理不健康的“官场游戏规则”也不健康。在当今民主、法制日趋健全、完善的今天,靠社会公众纳税钱供养,手握人民赋予的权力,担负社会决策和管理公共事务的国家干部,心不存“忧民”意识,把时间与精力用在消除地区贫困,扶助弱势,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上,而是为名所累,为利所缚,为欲所惑。我想,像这类干部,即使心理压力再大,也不值得同情,相反,却是对人民纳税钱的浪费,是对人民赋予权力的闲置与践踏。
    政府干部应该想什么?有句古谚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干部应该怎么做工作?范仲淹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一面镜子。也许,导致干部心理压力大的“症结”很多,但根治的“良方”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心怀深重的忧民意识,为民忧而忧,为民乐而乐。诚如是,干部才乐在压力大之中。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