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考古家麻木是城市的悲音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伍里川       (责任编辑:admin)
据8月29日《现代快报》报道,昨天,记者发现南京市一地下重点文物保护区工地上的古墓葬惨遭破坏。长久以来我总是怀疑,古墓葬惨遭破坏,不仅是出于管理能量的薄弱———如某区文化局文物科只有3名工作人员,而且是出于我们精神上的一种投降。
    我的这种看法,现在有了观点的对接———“在施工中发现了古墓葬,你让他停工,一些人口出狂言,说这是省里或者市里的重点工程,不能停工……最后损失的还是文物。”一位考古专家在经历多次这样的情况后,心里已经麻木了。
    专家的麻木在我看来是难以指责的,因为他们对于愈演愈烈的毁墓行为并没有制裁权,甚至还不如经济学家那样有强势的话语权,与后者在坊间引起的尖锐评价相比,历史学家或者考古学家的惜墨如金成为耐人寻味的现象。
    我觉得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是受到了轻视。被轻视得多了,需要经常做出妥协,最后不得不麻木。同济大学教授阮仪曾经说过,受到短期利益、体制障碍、产权纠纷等因素的阻挠,规划(文物保护规划———笔者注)总是不能很好落实,全国古文化遗迹正面临“发展陷阱”。这个“发展陷阱”实际上就是“文物保护给经济建设让道”。在这个“发展陷阱”中,你说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能得到什么样的重视?连规划都得不到落实,这是剥夺了他们的主心骨。然而,同样的问题,在法国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在法国的“城市文物与建筑保护区”,所有影响到建筑外貌的建设活动都要获得国家建筑师的同意,而国家建筑师的决定必须以规划文件为依据。
    在国内,考古学家有这样的决定权吗?或者说,在国内,有类似的国家建筑师的编制与位置吗?至少是现在,至少是笔者还没有发现。我们只是一再听到“不能停工”。
    考古家的麻木是城市的悲音。它暗示了一个城市在传承文明上的断裂。它的特征就是,城市在文物保护上的代言人———考古家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失落感。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听之任之,或是层层干预,那文物保护法规岂不成了一纸空文?恐怕也对不起‘六朝古都’的美名,文物保护可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啊!”
    不知怎的,我在这位考古专家这样的话里,又发现,所谓的麻木是一根根亮闪闪的刺。
    来源:《江南时报》 (2005年08月31日)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