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被他们称为“天书”的汉语。 在美国,有2500所中小学提出要开设中文课程,目前开设中文课程的中小学已有200多所。 在印尼,教育部门计划到2007年,在全国8000多所中学逐步开设中文课程。 在韩国 ,目前开设中文课程和专业的大学已有347所。这个国家的教育部长还表示,到2007年,将在中小学普遍开设汉语课程。 在德国,中文已成为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在英国,教育部门支持制定了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在法国,教育部门正在积极推动中学中法双语教学实验计划……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汉语作为一种重要商业语言的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正在提升。”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说,很多国家对汉语的需求,已经从汉学家在学术、教学领域的研究,走到了民间及政府层面。 近两年,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海外考生每年增幅达40%,并已在世界34个国家设立了151个考点,仅2004年的考生数量就达9万,而十几年前,参加这个考试的仅有2000多人。一项调查显示:职业目的越来越多地成为这些海外学生学习汉语的动力。 电脑汉字输入的拼音法、人机对话软件的开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手段的开发,使得接受汉语变得更加容易。由我国研发的多媒体“乘风汉语”课件,在美国20个州近1.5万名学生中试用后受到好评。网络教材“长城汉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为更多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了多种个性化方案。 近两年,我国政府在对外汉语推广工作中投入的资金,每年约有2亿美元。如以公派或招募志愿者的方式向国外派出汉语教师;进行以非学历汉语教学、培训当地汉语教师为主要内容的孔子学院的建设;利用“汉语桥”基金,援助国外中文图书馆等等。 一个月后,我国政府将首次召开以汉语为主题的高层次国际研讨会——首届“世界汉语大会”。计划邀请300人出席的大会,闻讯要求参会的人数,则大大超出了预期,很多人表示,“即使自费也希望能够参加”。 无疑,这又是一次向世人展现汉语魅力和“力量”的好机会。“作为汉语的母语国,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章新胜说,相信汉语一定能够成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沟通的有益工具,为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