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2月17日电 (记者 秦亚洲)中国考古学家近日在贵州省威宁中水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地域性考古学文化。初步推测其年代约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在当地文化发展阶段上属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器时代初期。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四川大学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经过3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在贵州省威宁中水鸡公山遗址和吴家大坪等一些遗址中,发现了一组完整的、可复原并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陶器。 这组陶器的陶质以夹砂褐陶为主,其中多为夹砂红褐陶,其次为夹砂黑褐陶和夹砂黄褐陶。陶器烧制火候较高。器表纹饰主要为弦纹和戳印纹。器类主要有罐、瓶、壶、杯、钵、盆和器盖等。陶器群主要有细颈小平底瓶、单耳壶、折沿深腹罐、单耳敛口深腹罐、小平底喇叭口杯、单耳钵和带耳盆构成。 参与这次考古发掘的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罗二虎说,在鸡公山遗址和吴家大坪等一些遗址中发现的这组器物,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地域性考古学文化。它早于周边地区的滇文化和巴蜀文化,并具有自己的特征。 联合考古队领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合荣说,根据中国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原则,这次所发现的全新的考古学文化将被命名为“鸡公山文化”。中水系云贵高原北部一山间盆地,位于贵州省威宁县与云南省昭通市交界处,紧临乌蒙山区西缘,海拔约1800米-20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