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者不久前在巴丹吉林沙漠东缘地区,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古人类遗存,尤为重要的是出土了不少石制农具、加工粮食的石器以及粗制陶器等,这表明大约距今四千年以前巴丹吉林沙漠曾出现过“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这个遗存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一个名叫呼和扎格的地方。如今这里一眼望去戈壁茫茫,风起沙走,鲜有植被。大量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以及陶器碎片就散落在近0.5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而且这些石器均为就地取材,石质原料极为丰富,有玛瑙石、大理石、燧石和玄武岩等,整个地面五颜六色,十分壮观。 阿拉善博物馆文博馆员李国庆认为,这个古人类遗存大约自公元前500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并从出土数量惊人的细石器看,这里可能是当时的一个细石器制造场。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这里除了发现石斧、石核、石叶等诸多打制石器外,还发现了许多石臼、石磨盘、石磨棒、石耜等细石器以及粗砂陶和夹砂陶等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的文物,这些文物都具有农耕文化特色。 李国庆说,石臼、石磨盘和石磨棒是用以加工粮食的,石耜类似铧,主要用于翻地,陶器主要是用于储存粮食、盛食物和水。这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之后,这里曾出现过水土丰腴的自然条件,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 李国庆的推断得到了生态专家的进一步确证。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靳鹤龄对记者说,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发现古人类遗存并发现原始农业是可以理解的,虽然现在所见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从距今7万年前开始形成的,但距今4000年至7000年,这里出现了许多湖泊,湖泊周围形成了许多绿洲,并且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古土壤,说明当时具备农耕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