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现在不冷了。无论大学或小学,都有开设国学班的。不知这些国学班的教材怎样,学国学总不能像上托福班那样应试而应景,这一本《国学常识》是现成的教材,所谓常识就是基本功。好,请大家翻开《国学常识》第一章,提问:“什么是国学?”估计会难倒一大片。 本书于1947年2月由上海文光书店首次刊行,时隔55年方才重新出版,也算是国学的一种辛酸。作者曹伯韩,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法初步》、《国学常识》、《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等书是他在文化普及上所留的余荫,1950年他发表《我们主张采用横排的版式》,提倡汉字横排,是另一影响深远的工作。 《国学常识》全书共分13章,142节,只是薄薄的200多页的小册子,算是对国学的一份框架式说明,同时也不陷于干瘪,文字有叙有议,把纷繁浩杂的经史典籍做一脉络的梳理,如口传心授。学国学,不是囫囵吞枣的背背三字经,这样的国学认识就浅了;也不是沉入“四书”“五经”,学什么训诂考据,这是专家学者的事业,放在普及上难免又深了。在本书中,作者把一般性的国学概念,包括代表性的学人、源流、派别及学术观点,一一拿来做了评述。“初步研究国学,不能做局部的精深研究,而应当涉猎各方面,做一全盘的鸟瞰。”不至于在常识上犯错误,也就达到了了解国学的一个目的——不忘本。 经历了多年的断档,当前的国学教育热难免会有盲目的地方。而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入门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