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西安长乐宫遗址发现大面积的“地下室”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冯国    新华网    (责任编辑:admin)
经过3个月紧张的考古挖掘和清理,一处面积达240多平方米的大型“地下室”近日在汉长安城长乐宫一宫殿遗址面世。专家认为这是长乐宫科学考古以来发现的面积最大、结构最合理的地下建筑,为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史、尤其是宫殿建筑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汉长安城是2000多年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南北长约1800米,东西长约880米,面积达36平方公里。作为皇太后之宫的长乐宫是汉长安城内最大的宫区,占据了长安城六分之一的面积。此次考古人员发掘的宫殿遗址位于长乐宫的西北角,现为西安市未央区罗寨村北,性质属于抢救性发掘。
    汉长安城考古队队长刘振东说:“这处‘地下室’完全置于一大型宫殿之下,属于该宫殿中部偏南的地下建筑。它东西长24米、南北宽10米,距现存宫殿遗址1.7至1.9米。由于上世纪曾经对遗址处进行过土地平整,原来高约1.5米的宫殿夯土遗迹已成平畴,综合推算的话,该地下室实高当在2.5至3米。”
    记者看到,该建筑正中向北有一条宽近2米、长近15米的通道,通道尽头则是两个东西方向皆可出入的通道口,通道口的台阶为典型的汉代空心砖。在通道近出口处又有一处面积近10平方米的类似“警卫室”的地下建筑,设计十分巧妙。
    如此大面积的“地下室”,如何解决承重问题?刘振东指着地下室内40个排列有序的柱础石(直径40多厘米)说:“上层宫殿的巨大重量主要是由40根立于柱础石上的粗木柱支撑。此外,夯筑的周墙,傍周墙而砌的土坯墙及其内30余根立木柱,也起着将重量传递下去的作用。”
    至于该建筑的屋顶和地面,汉长安城考古队的张振锋认为应当是厚木板,屋顶或许还有木梁。他说:“该建筑围墙的方砖上有明显的木板焚烧后留下的条形痕迹,其柱础石间也有放置木板(下空)的遗迹,这表明地面必铺有木板。
    至于其功能与用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认为这种栅栏式建筑除了放置东西之外,很可能还有为居于上面宫殿之内的人起防潮和保暖的作用,“其隐蔽性很强,不可能是生活区。但是这种地下或半地下建筑为何只在西汉时期大量出现,尚待研究。”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