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块噫气 十二月二十四,中国人称之为“小年”。顾名思义,所谓“小年”,必定与“大年”相对。在小年这一天,人们开始忙着贴春联、扫尘、祭灶等,辞旧迎新的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对于很多在农历外打拼的人来说,这一天就像一个闹钟,提醒他们该准备回家过年了。白居易说得好:“案头历日虽未尽,向后唯残六七行。”小年到了,难道还不赶紧准备回家过大年吗? 辞旧迎新的活动(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客观来说,十二月二十四日与一年中其他的任何一天一样,都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时间概念。但是,当中国人人为的赋予某个日子特殊的含义之后,它便产生了丰富的意义。人们会在情人节给女友送花,会在重阳节问候老人,会在端午节怀念屈原……同样的道理,在外奋斗的游子,无论长幼,无论贵贱,在小年这一天,多少都会被勾起一丝思乡之情。清人潘乃光在《到洪江》一诗中曾这样写到: 爆竹声中乐可知(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家家祭灶上灯时,爆竹声中乐可知。 我到此间仍逆旅,更无心绪数归期。 “二三鞭炮入窗来,讶觉新春序幕开。”小年那一天,家家户户开始送灶王爷,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此起彼伏,而此时的诗人,却仍漂泊他乡。别人家的热闹,更加使得他内心倍感孤独。“逆旅”一词,最是凄凉。李白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在家家喜庆小年之时,身在他乡的游子怎能不生逆旅之感,不伤过客之悲。“肠断此时同避地,眼穿永夜倍思家。”小年的乡愁之浓,也许只有游子感受的最为深切。 小年的乡愁之浓(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古代交通不发达,出门在外的游子回家不易,故而只能默默承受思乡思亲之苦。与之相比,现代人受益于交通工具的改善,或许可以减少一点这方面的遗憾。家中年迈的父母,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孩子,此时此刻,正在翘首以盼,等着我们回家过大年。所以,无论春运多么拥挤,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无论工作多忙,当小年到来时,赶紧买一张票回家过大年吧! 回家过大年(资料图 图源网络) 小年虽小,但不经小年,何来大年!2018新年,愿普天之下,大喜连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