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瑞 春秋是中国人最初文化觉醒的时代,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哲学等方面的问题,原来只能是贵族才享有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大约在孔子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孔子广收门徒,成为当时私人讲学的先驱,开创诸子百家之先。 开创百家之先(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经常向弟子们流露出自己的心愿:“你们知道吗?在我仰慕的周公所建的城洛邑有个了不起的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还有人叫他老聃,我却尊称他为老子,他博古通今,在那大周礼仪文物典籍荟萃的地方,而老子掌管着这些书籍与文物。我多想带你们去向他学习啊……” 现代看来,从山东曲阜到河南洛阳,不过是趟高铁,不到四个小时的旅程,但在古代这对于一个清贫的夫子来说,并没那么容易。但孔子想见老子的愿望那么强烈,其中一个名叫南宫敬叔的贵族弟子,也心向往之。于是,他想到个好办法,他面见鲁昭公,请求他资助老师前往洛邑。鲁昭公觉得这是好事,欣然赞同。派了一辆驾驭两匹马的马车和一个随侍左右的仆人,让南宫敬叔陪同前往。 陪同前往(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公元前518年的某一天,三十三岁的孔子与弟子南宫敬叔来到了天子之城洛邑,问“道”于五十多岁的老子。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灵魂相遇了,两位先贤所交流的思想如同两道江河的汇聚,留给后世永远不会枯竭的精神湖泊。 他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关于“仁爱”的话题。他们都向往仁爱,但是他们各自心中的“仁爱”又是不同的,他们彻夜长谈、争论不休。 孔子的“仁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父母、孩子的爱,推及到族人,延伸到所有人,让世界充满爱。如果大家都能这样约束自己有所不为,就是“克己”;遵守礼节秩序,就是“复礼”。克己复礼,天下才能达到无为而治。 仁爱(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老子主张行“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他的“仁爱”更多是对于自然。认为天下事物自有其发展规律,称之为“道”。天自来高,地自来厚,日月自来放射光芒,星辰自来排列有序,草木鸟兽自来就有区别,顺其自然就行,不必去管它。 面对老子“超然物外”的教诲,孔子有不同的看法:“人总不能与鸟兽一起生活在山林之中啊,我更想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与他们共担不幸,都说天下无道,但正是因为天下无道,众生才需要我们去承担责任啊。假如天下有道,还需要我们吗?”孔子觉得身在这个时代,就必须尽自己的力量去影响人们。说到激烈处,他的脸上还洋溢着一种叫做青春的神采。 学而不厌(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他刻苦勤奋,学而不厌,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难道还未入仕,就此卷而怀之吗?他有教无类,诲人不倦,难道就是为了培养一批隐士,或懂文化的农夫吗?孔子更想让统治者们施仁政,爱护百姓。但当今的天下却是战争连连、民不聊生。这场争论一直到东方已经有些泛白。 老子把自己的“道”倾尽所有传授给孔子。他们思想不停的碰撞,时而互相交融,时而迸发出新的火花。虽然关于入世还是出世的见解不同,但他们一直是彼此欣赏的,那时的先贤们及其学派,有着宽阔的胸襟和高远的视野,不像后世“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小气狭隘。 相对于老子及其后世的隐者,孔子更注重行动和实践。所以孔子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芸芸众生,去改变这个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