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越有作为,危害越大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发布 原载于“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二月廿八日乙亥 耶稣2018年4月13日 【一】 今天与本村许姓十人专程去富平美原上坟。祖坟已泯,插幡烧香而已。 许氏宗亲耀字辈大哥热情接待。 大哥虽为农村人,但对礼俗之熟悉,令人敬佩,他问:今天低下(指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来了几家?来几家应插几个纸幡(长签),迎风飘扬,让先人知道都有多少人惦记着他们。 这与通常祭扫五服以内坟不同,五服内上坟,子孙不同时上坟的,不重复插幡,示团结如一。老坟先已祭扫,若有子孙再来上坟,见坟头已插幡,则不再插,仅添土压纸而已,所带的幡弃之。 路上,宗亲大哥又说:心到神知,人的大脑如录像机,人死但所储存的信息不灭,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打开。 他举一例:本村一东西两邻居的真事,东西两邻连畔种地,西邻男人不幸死于非命,东邻欺西邻母弱子幼,遂侵占地界,西邻忍气吞声。忽一日,东邻家主妇浑身痉挛,口吐白沫,手脚抓舞,不可扼制,且发男声,其声怪诞,时哭时骂,百计不可医救,遂依旧俗,请神禳卜,乞知为何方神鬼捏拿,多方祷告许愿,无果,许久,全家匍匐,猛听病妇大喝:“把地畔子给我恢复了!” 众人惊骇:分明西邻已死男子之声! 东邻战栗,连连应允。妇气渐平,经宿乃解。 2018年4月6日 【二】 昨天,老家五服本家祭祖扫墓。 今年清明节放假时间紧张,而人又多不愿意在清明节后上坟扫墓——原本风俗讲究老坟清明节后三天祭扫不算疏慢。唯未三年除服的新坟需要提前祭扫,以示孝子迫切之情。但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仿佛是对北方地区的天气写实,所以,既考虑时间,也考虑天气,今年清明节当天上坟,在外地的一些本家子弟没时间赶得回来。 祭扫后聚饮,堂哥席间对我说:“唉呀你看:现在村里没有会说古道今的老人了,以前光咱南院:三爷、智才二伯、老斌、咱们家老一辈像伯、二爸,都能说古道今,年轻人爱听得很!现在这些老人,一见面就嚷仗,一见面就嚷仗,没一点点意思!” 北院77岁许发宏先生从西安返乡祭祖,傍晚与均弟叔、敦定一同来访茗谈,追忆的都是先人的旧事遗闻。 发宏先生的母亲我印象太深了:一位面貌富态、和善而气质自带尊严的小脚老太太,永远是一身干净的深色衣服,白袜。非常健谈,我小时候在家门洞里看书,同时拿一条竹竿看守晒粮食赶麻雀,老太太住在谢对门儿,经常坐在我家门洞给我讲三国,边讲边自己深有体会地笑着,自己品味,用今天的话说是涵咏,我清晰地记得老太太讲甘露寺刘备招亲,很欣赏一句话:“若要好,找乔老。”她的声音此时我都能回忆起来。老太太识字不多,但能讲全本《封神榜》,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老太太家贫,但我印象中她身上一点儿也没有贫穷气。这是我后来判断人的一个参考标准。 发宏先生记得我祖辈的事:他说的八先生,是指我的八曾祖父许元彪先生,行八,人称八先生,曾在省里当过不小的官,后辞官居乡,常年一身长衫,因其身份显赫过,故周围人写铭旌,多借他的名,曰:坠衔。他也常为人主持婚丧大事,任司笔,发宏先生的父亲去世时,子幼家贫,他至今记得八先生撰写的丧联的下联:“无财不可以为悦。” 这就是进则辅政,退则施教于乡,从前读书人的生存模式。 ……回老家,就是要收获这些。而不仅仅是吃。 思想堂哥和发宏先生的话,不仅感慨,真是“欲问其事,故老尽矣”! 文化惠民、文化下乡、文化扶贫,真不是去演一台节目让农村人乐呵乐呵那么简单,应该由读书人倡导示范,淳厚风俗,恢复礼仪。 2018年4月6日 【三】 当今的许多从事所谓文化工作的人,其实恰恰没文化,也不懂文化是什么,加上些许个人政治或商业的成功,就更不愿意知道真正的文化是什么了。这样的人,他们的现实作为越大,危害越大、造孽越深。所以,一个人,只要天良未尽泯,若自己把握不准,就宁愿不作为,喝茶盘串熬命即可,至少无害。 由于不懂礼仪、不知禁忌,连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崇敬的方式都不对,意在礼敬,却恰恰失敬甚至冒渎了,比如,清明节前,见许多人在朋友圈晒先人遗照,有的甚至将先人遗体也晒出来了。不才虽然鼓励人遵照旧俗依礼祭祀先祖,但却不主张在公开场合平台晒先人遗容遗照,否则,任人品评议论,难免冒渎误犯,甚至亵狎不敬。 古人于庙,设木主不立偶像,以期思之绵永,望之弥高,崇敬之心油然而生。至于先圣先哲之相,亦非形象,乃是法相,庄严慈爱,令人生敬。 想想,其实农村人比城市人普遍有文化。但现在,农村人全面羡慕城市人,城市人对农村人的歧视尤深,也不知道有什么优越依据,无非是吃得好、衣着鲜洁,文化上没有优势,只有纸醉金迷的便利而已。农村全面文化塌陷,不用真正的文化化民,将来,谁也好不了,别以为你住在什么高档小区别墅就安全了,你把名字由菊花改为玛丽娅、从铁锤改为鲍伦特也没用。 2018年4月13日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