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余东海】两个不明历史真相的伪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8-05-16 儒家网 余东海 参加讨论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历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现居广西。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出版有学术著作:《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大良知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儒家大智慧》(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论语点睛》(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春秋精神》(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四书要义》(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大人启蒙读本》(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
    

    两个不明历史真相的伪问题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赐稿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四月初一丁未
             耶稣2018年5月15日
    对于在“文化热”中兴起的新儒家,有名家这样问道:
    “我向赞美儒家的先生们提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儒家那么高明,试问,它怎么没有把中国较早地引导到现代化道路?在中国民族危机的时刻,它怎么拿不出自救的办法?”
    两个都是不明历史真相的伪问题。然问者振振有词,闻者茫茫而赞,引以为攻儒的重器,故有必要略予解答。
    关于第一个问题。吴钩出过《宋:现代的拂晓时辰》一书,认为宋代已经迈入近代化的门槛其实,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西方现代化虽然胜于中世纪的黑暗,但光明度非常有限,并非最佳选择。
    盖现代化是突破神本主义漫长的历史制约之后的人本主义化。人本主义蔽于人而不知天,不明天道,虽然优于神本主义,但又大逊于仁本主义。人本主义导出来的自由主义和民主制度,虽知重民,不知敬天,不能正德,故多少存在民粹主义倾向,过于强调平等和科学。这类弊端,唯有仁本主义政治可以消除。
    关于第二个问题。自尧舜至明清五千年,在中国民族危机时刻,都会有儒家人物、儒家群体出来自救,而且都能自救成功。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之所以能够历史悠久地延续下来,根本原因在此,在于儒家文化巨大的道德凝聚力和文明创造力。
    清末,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君主立宪制,就是最好的自救自强的办法。可惜当时没有圣贤在位,儒家群体德智不足,有好办法而无好的落实手段,被越来越泛滥的激进主义占了上风。
    随着清亡,儒家文化彻底退出政治领域,儒家人物迅速边缘化。此后内忧外患的文化政治责任,就落到了衮衮非儒家诸公的肩上。儒家在民国已经沦为各界笑柄,尚有权纸上谈兵自说自话,此后连空谈的自由都失去了,还能为人民和民族负什么实际责任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