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海涛 鸟儿是天然的歌者、林间的舞者、自由的象征。 鸟儿是自由的象征(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双自由的翅膀,一副天生的亮嗓,是它之所以在诗歌里不停鸣叫的资本,也是诗家喜欢它的主要原因。知名的、无名的鸟儿伴随着诗歌飞翔着、啼叫着、吟唱着。 在诗歌中,它可能不是主唱,而是伴唱,是和声,最不济也是一个高明的呼麦者。鸟儿或立于树间,或飞在云端。一旦鸣叫起来,或清脆婉转透露着欣喜与希望,或沙哑磁性,透显着高远悲凉。 这些叫声拨动了诗人的心弦,化成了诗歌,给诗歌平添了灵动的色彩和婉转的韵律。让诗读起来既像一幅美丽画卷,也像一首动听歌曲,感染着我们。 鸟儿为爱情而唱。鸟儿经常成双入对,自然有成为爱情象征的潜质。民间也有“夫妻本是同林鸟”的说法。你听,《关雎》里的雎鸠雌雄二鸟,在关关地和鸣着。 雎鸠成为爱情的象征(资料图 图源网络) 自然的和声细语与呢喃的软语侬音是天生的伴侣。在河中沙洲之上,雎鸠唱出了男子对女子的柔情蜜意,成为爱情的使者。于是,雎鸠和鸣也成为爱情的吟唱的象征。 鸳鸯鸟儿虽然没有鸣叫,但只要它们呆在一起就是爱情——“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除此之外,还有天鹅、鹦鹉、相思鸟、喜鹊、大雁等。“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不就是大雁吗? 鸟儿为春天而歌。一个春天的早晨,孟浩然《春晓》中的啼鸟叫醒了春困的人们,提醒着年年岁岁、花开花落。你听,“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鸟儿们正在歌唱着春光的易逝。 讲到春天,有一种鸟儿不得不提。那就是黄鹂。它得到诗人的宠爱尤多。杜甫《绝句》里的“两只黄鹂”鸣于翠柳之上。 黄鹂鸣于翠柳(资料图 图源网络) 色彩鲜明的黄与白,充满生机活力的鹂与鹭,就这样动态逼真地出现在春天里,响起于你我的耳畔。黄鹂有黄鹂的婉转,白鹭有白鹭的高洁。他们都为春天而来,为春天而歌。 鸟儿为正义而歌。“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你听,幽幽沼泽中传来了鹤鸣,清亮的音调传遍了四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你听,幽幽沼泽中传来了鹤唳,鸣声响亮上云天。 鹤就应该鸣唳于云端。但这唳嘹之声,为什么有凄清疑惧之感?是在劝人为善还是隐居贤人的呐喊?而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鸟儿也为离愁别绪而歌。杜鹃因为杜鹃啼血的典故成为诗歌愁怨表达中的常客。李白诗歌里的“杨花落尽子规啼”,是为王昌龄送行而歌。白居易“杜鹃啼血猿哀鸣”,是为琵琶女的坎坷人生而歌。 杨花落尽子规啼(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你听,秦少游《踏莎行》中的杜鹃的叫声为什么这么沉郁悲凉?“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谪居生活的清冷落寞,宦游生涯的惨淡愁云,伴随着傍晚杜鹃声声凄伤哀婉的啼鸣,如何让人不迷茫黯然?不凄冷惆怅?不暗自神伤? 忽然听到窗外鸟儿数声啼叫。多情的鸟儿,你为何而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