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以史为鉴丨王导的眼泪:君子之错 天下可见

http://www.newdu.com 2018-05-23 腾讯儒学 弓难张 参加讨论

    文/弓难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错不要紧,关键是如何对待过错,是知错就改还是故意隐瞒、错上加错,这就有了君子小人之别。
    
    是否有认错的勇气,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之一(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东晋元帝执政时期,荆州刺史、大将军王敦率军反叛,他的堂弟王导在朝廷任司空一职,因害怕受到牵连而惶恐不安。为表示自己对皇室的忠心,王导率领宗族子弟二十几人在宫门外哭诉,祈求得到皇帝原谅。
    周顗字伯仁,他为人豁达有威名,时任尚书一职。这天周顗进宫时在宫门口碰到王导,王遂请求周顗在皇帝面前皇帝帮自己美言,但周顗一贯个性要强,故而表面上对王导未予理睬。待进宫后,周顗则极力为王导开脱,最终晋元帝答应不对王导家族予以惩处。
    周顗很爱喝酒,在得知王导一家摆脱危机后开心地在宫中喝到大醉才出来。此刻仍守在宫门口不知如何是好的王导看到周顗出来,如同找到了救星,大叫“伯仁”之名,但周顗没正眼瞧他径直回家了。返家清醒后的周顗怕有意外,又一次向皇帝上书力保王导。
    
    当时的王导,如置身悬崖边,急切地需要帮助(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王导对周顗不理不睬的行为很生气很伤心,他认为周顗在自己危难之时没有看在朋友多年的情分上帮忙,因此对周顗怀恨在心。
    后来大将军王敦攻破建康城掌握了朝廷实权,王敦曾向弟弟王导询问如何处置周顗,连说了三种方案,但王导始终三缄其口,拒绝为周顗辩护。王导的沉默最终促使王敦下了决心将周顗杀害。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导在宫中整理中书省的文件时发现了周顗向皇帝进言的奏章,这才明白原来周顗暗地里一直在为自己的清白做辩解。
    王导后悔不已,然而周顗已被自己的哥哥杀害,人死不能复生,他哭着对自己的家人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王导得知真相后悔之不及(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孟子曰:“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子贡和孟子均认为君子襟怀坦荡,有过无须隐瞒,天下人都知道。而且瑕不掩瑜,改正了过错的君子会更加受人尊敬,这就是君子的力量。
    在处理和周顗的关系上,最初的王导犯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错误;但在明白了事情真相后,王导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他没有任何的犹豫和隐瞒,以自己的眼泪告诉家人和天下人:虽然伯仁不是我亲手杀的,但伯仁之死由我引起,这个锅我必须背!
    
    王导虽犯下过错,但可贵的是勇于承认(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就是知错就改的君子所为。试想,王导完全可以装作没看见周顗为自己开脱的那些文件,或者看见了不向他人提起,那么当时以及后世的我们就无从知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这件事了。一旦王导这样做,他就要把自己划入小人之列了。
    人会犯错,就像天空会出现日食和月食一样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君子就是君子,他和小人的最大区别是直面过错,不会去隐瞒甚至是错上加错;
    采取措施积极纠错,改过自新后的君子就像那雨过天晴后的天空明亮澄澈,更受人们的尊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