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菜根谭》:力挽狂澜不容易 审时度势最紧要

http://www.newdu.com 2018-06-09 腾讯儒学 道诚 参加讨论

    文/道诚
    《菜根谭》:“救既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资料图 图源网络)
    挽救已成败局的事情,千万要格外小心谨慎,如同驾驭临近悬崖的烈马,千万不要轻易地加上一鞭;谋取即将成功的胜利,一定要竭尽全力,如同划着逆流而上的船,千万不能稍停一桨。
    这句话给我们三点启示。
    第一,要谨慎关注量变的趋势。这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形势不断变化,量变对自己越来越不利的时候,要清醒地意识到,对会成败局的事情,做好避险工作。量变对自己越来越有利的时候,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对即将成功的事情,做好进取工作。
    公元1206年,宋将毕再遇率领宋军与金兵对垒,虽有小胜,可是无奈金兵增兵渐多,宋军渐渐处于寡不敌众的形势。在此时,毕再遇审时度势,决定撤退。
    正因为毕再遇看到敌兵越来越多,量变的趋势是对敌有利、对己不利的,所以果断作出了撤退的决策。
    
    在看到金兵增兵渐多时,毕再遇审时度势,做出撤退的决定(资料图 图源网络)
    第二、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目标。
    在该小心谨慎的时候绝不盲目进取。停止量变,不要再添放“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该竭尽全力的时候没有丝毫松懈。保持量变,争取获得最后的胜利。
    两军对垒,撤退谈何容易?如果大摇大摆地走,金兵势必会追击,一定会损失惨重,怎么做才能不让敌人发觉,又能让宋军安全脱身呢?毕再遇陷入了沉思。
    金兵的营寨和宋营相距很近,能够听到宋军军营一天到晚鼓声不断。对于鼓声的作用,金兵心知肚明:击鼓是为了鼓舞宋军士气。
    宋兵天天击鼓,金兵也没闲着,一个劲儿地在调兵遣将,准备和宋兵决战。
    可是一连过了好几天之后,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变得微弱。莫非宋军士气大减?或是宋军将士已经疲惫?
    
    金兵时刻关注着宋兵的动向(资料图 图源网络)
    金军将领觉得时机成熟可以进攻了,便率军小心翼翼地靠近宋营。
    当金兵冲进宋营时,发现宋营外围并无防范,一进到营内,金兵都傻了眼,宋营除了旗幡招展之外,竟是一座空营!宋军官兵其实早已撤离。
    正因为毕再遇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所以通过冷静思考,树立了既不让敌人发觉,又可以让宋军安全脱身的目标,追求的是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小。
    第三、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有利于产生正确的对策。
    只有根据现实情况和现有条件,开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找准好对策。否则方法、对策再好,也无法实行或者起不到好效果。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形势的不同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资料图 图源网络)
    既然没有人,这隆隆的鼓声又是从何而来呢?金兵仔细检查,惊奇地发现宋营内的每一面鼓上都吊着一只羊,羊的两只前蹄顶在鼓面上。
    羊被悬空捆起来,自然难受得要命,便使劲挣扎,两只前蹄不停地乱踢,于是击响了战鼓。借着一片鼓声掩护,宋军早已经悄悄撤军数日了。
    可金兵听到宋营仍然鼓声不绝,竟好几天都不加怀疑,等到金兵发现上当,只能哀叹自己太大意,让宋兵从眼皮底下溜走了。
    面对敌众我寡的既败之事,毕再遇没有任何的轻举妄动,而是想出了“悬羊击鼓”的巧妙对策,在鼓声中争取最后的保全,积极行动,分秒必争地撤军。可谓是“善败者不乱”、“败中有胜”,既迷惑了敌人,又保存了实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