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淑婷 春赏桃花,夏赏荷,饮木兰之坠露,餐秋菊之落英。请君暂息鸢飞戾天之心,止经纶世务之劳,执杖耘耔,壶觞自酌,亦足以畅叙幽情。 懂得欣赏物外之趣,会给生活增添更多色彩(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世上名利客不知凡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或腾达富贵,或穷困潦倒,皆不得真趣。 追求名利本没有错,谁不羡慕“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荣耀呢?但若是汲汲其中无法自拔,漠视亲情、友情,如此人生又有何生趣?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赵飞燕确实可恨,以色惑君王,戕害无辜妃嫔,桩桩件件无疑都是红颜祸水最贴切的写照。 但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她的美貌和才情不过是惑主的工具,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邀媚献宠里,在权利的追逐赛中,她拼尽全力,看似风光无限,也不过是一只锁在笼子里的金丝雀,是攀附于乔木的菟丝子,眼中心中尽是君王之威,哪里有朗月清风,燕语莺啼的物外之趣呢? 我更羡慕另一部分人,“房前屋后皆风景,一草一木亦关情。”更有物外之趣。就像林和靖先生,避世西湖、隐居孤山、梅妻鹤子、浪漫千古,曾多次拒绝宋真宗的重金邀请。他自有一方天地。 避世西湖的林和靖先生,有自己的一个世界(资料图 图源网络) 比之衣锦还乡的荣耀,他选择了闲云野鹤的淡泊高远。哪怕终身不仕,也活出了令人艳羡的人生。 他有自己的志趣和心志,自述“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放鹤孤山,赏梅品酒。这或许就是他的灵感源泉吧! 设若林逋是个劳形于案牍的俗人,又怎能做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佳句呢? 毫无物外之趣的生活,哪怕尊荣如赵飞燕,又何曾快乐?清贫如林逋,但拥有“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生活,谁又能说不美好呢? 遥想子瞻当年何等的风流倜傥,英姿勃发,不知是多少女郎的春闺梦里人。高中榜眼,衣锦还乡,仁宗亲任的太平宰相,诗文流传速度之快甚至引起了洛阳纸贵的盛况。 闲云野鹤,淡泊名利,自得意趣(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但得意之时,他的诗文从未成为谋权夺利、阿尊奉贵的利器。“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柔情,“为报倾城随太守”的豪情,一字一句尽是对美好生活的描摹,尽显物外之趣。 天有不测风云,拖着乌台诗案泼来的脏水,来到黄州,做着团练副使这一无关紧要的闲职。失意若此,他的诗文有烟火气、逍遥景、磊落情,却从未有过摇尾乞怜的卑微之态。 赤壁怀古,夜饮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依然在高歌“诗酒趁年华”。一张素琴,一杯浊酒,躬耕东坡,闲时赏花对月,把酒吟诗,悠然逍遥岂不比官场的尔虞我诈更让人羡慕? 他终究与众不同,依旧把生活过得活色生香,有滋有味。开荒东坡,改良农具,雪堂读书,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哪怕流放岭南,他依然可以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佳句。 无论在何种艰难的境地,苏轼都保持着一颗豁达乐观的心(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海南兴办教育,普及医学,令万里蛮荒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哪怕官场失意,生活充满物外之趣,谁又能说他是不快乐的呢? 他的内心不囿于官位的高低,有着温暖而天然的天性。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兼怀子由,承天寺夜游与怀民步与中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雅趣,又怎能不让那些宦海沉浮的弄潮儿羡慕呢? 我时常幻想漫步在悠长寂寥的雨巷,幻想误入藕花深处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幻想在青石板上留下达达马蹄的错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尝试着烹半盏清茶,捧一卷诗书,看晨光熹微或夕阳西下。 人生在世,当享受物外之趣,方不负青春韶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