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修道这些事儿:你正遭遇的一切,皆当是修行

http://www.newdu.com 2018-06-25 腾讯道学 武当玄拙 参加讨论

    文/武当玄拙
    道教弟子皈依于道经师三宝,其中师宝可起到传道、解经的作用。只是很多初识道教的人们,因不知其中玄妙,往往趋向于寻找有名气的师父。岂知道师父对弟子而言具有接引之功,寻名师不若拜明师,去参拜一位真正通明事理且对你的修行有所助益的师父,才不会枉走一场修真路。
    
    道经师三宝(资料图)
    通明的师父看弟子,从不会把徒儿当成是私人的财物,而是希望他能够学天下于天下人。毕竟,一位道人的所知所识是有限的,其行持的法门并不能适合于所有的求学者。道教有“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说,意指修道者于师父处学到的是学习的本领,是“渔”,而不是“鱼”。能否把这份“打渔”的技巧真正转化成“鱼”,靠的便是个人从生活历经中修炼出的智慧。不论是困难,还是幸运,你正遭遇的一切,都是在为修真路添砖加瓦。
    或是受到某些文艺作品的引导,许多人会把修道与深山老林的栖居划上等号。于是很多在尘世间受到挫折的人们争相去往清修之地,希望能够得遇神仙指引,帮助自己度脱现实中的困难。又或者,在寺庙宫观中总是会遇到不少求神者,他们烧的每一支香、许下的每一个虔诚的愿望,都是希望能从神明处获得庇佑,希求所祈所愿万事遂心。这一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一个宗教之所以能够被徒众信仰,就在于它可以帮助大千世界的人们解决身心上的烦恼。但以如此眼光去界定宗教存在的意义,却又未免过于狭隘。
    
    从日常生活中修行(资料图))
    道教以神仙为最高的信仰对象,强调每一个徒众都应该学习祖师的功与行。尽管道书中也存有不少神人相授的故事,但修行并不是靠着偶然事件来使人一步登天的。真正的修持,其实就在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或许是锅碗瓢盆的繁琐,或许是人情往来的冷暖,又或者必须要经历生老病死的无常……所有这些过往,都是使一个人能够真正成为人的必须。道教修行中,道是最高的法则。那么于人而言,人道便是修真要实现的第一层境界。唯有先尽人道,才具备了谈及仙道的资本。若是连人都做不好,恐怕再多的戒律清规也无法规束出一位在世的活神仙。
    修证为人之道,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担当,去面对人生中必然要经历的一切故事。正如太极分阴阳,人生百世也有顺境和逆境,也有朋友和敌人,也会产生感恩与仇怨。每当面对这些事情,恰恰也正是我们的修行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资料图)
    古人有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说在遇到顺境的时候,要能够定得住情志,不会因为暂时的欢娱而得意忘形;遇到逆境的时候,也要能够耐得住磨难,不会因为一时的不顺而意志消沉。人世间的繁华与凄冷,其实都是对心性的磨练。
    看淡一切,并不是口头上说教,是需要去真实体验过之后才能明白其中的喜乐悲哀,才会更加明白得悟真道的妙处。正如吕祖当年黄粱一梦,其也曾意气风发打马看花,其也曾落魄失魂潦倒终老。这一场经历,是在拥有与失去之间做出的选择。
    
    大道自然(资料图)
    人们往往在拥有的时候,惴惴不安于失去的悲痛;在失去的时候,却又念念不舍于拥有时的喜悦,于是总是把自己置身于对无名的妄想中,使自己活在无限欲求中,最终只会苦了心志,导致千般业障缠身。世人皆知人生无常,却不能洞明背后之真常,所以才距离大道自然越来越远,甚至出现“下士闻道大笑之”的情况。见于此景,不禁生尽哀叹。
    修行的意义在于,不论你面对人生中的任何境况,都能使自己坦然处之。纵然我们对过去无法挽留,对未来又不可预知,但须知道正是你在走过的当下,才能成就以后的自己。
    人生不在于世事无常,而在于你明知道有些事情虽然无法把控,却也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向着某个理想继续努力。不曾因为世道艰辛而动摇了修真之念,这便是在无常中守住了一份真常。人们最能定住的是自己的念想,最难把控的也正是这份念想。心念一定,便可体悟湛然常寂之境;心念不定,即便外界安稳,也永远无法明白无常之常所讲述的大道本真是什么。
    
    湛然常寂之境(资料图)
    既然言因修行才能悟道,是因为身处尘世的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弊病,看似平淡的外表下掩藏着汹涌的内心。修的意义,是要实现心性上的通明,以真常之心去对待生命中的所有过往,对万事万物均可以生出慈悲心和感恩心。
    道人讲求心如莲花,哪怕是面对世间污浊,也要在内心开出一片纯白。当你以纯净的心去生活时,生出来的也必将是不濯不妖的情志。当如此时,既未得道,也可使一世人生沾得逍遥风情。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武当玄拙,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