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得意忘言:“道不可言”恰是信道者的幸运

http://www.newdu.com 2018-06-26 腾讯道学 含章 参加讨论

    文/含章
    “道可道,非常道”,这是《道德经》的第一句,也是十分难以理解的一句。
    这句话最难以理解的地方并不是人们无法把它翻译成现代话语。只要按照句读,就可以清晰地表达出这句话的意思:“那可以被语言所言说、解释的‘道’,必然不是那恒常不变的‘大道’”。
    
    大道自然(资料图)
    这句话真正难以明了的地方在于,这一句话将人置于一种自相矛盾的处境:我心中思慕而渴望那恒常的大道,然而你却告诉我,这大道无法用语言加以描述形容,我无法以语言的方式去理解大道。这岂不是把我这个慕道者扔在了大道的门外,还告诉我,“你放心,你永远都进不去”么?
    人们无法理解的是为何自己会陷入这样的悖论之中,但你要知道,这悖论正说明了,这大道是你值得你所思慕的。因为,这说明这大道是真正超越此世的大道,而在这样悖论之间,你又会走上真正能够接触大道的路径而非彷徨于歧途之中。
    因为超越,所以无法理解。
    你是否曾经发问过:“为什么道不可为言语所描述?”因为言语是此世的,可大道不是。
    在道学的体系中,言语是人在体悟大道之后,创生出来的体系,通过这个体系,人们能够描绘这个世界中的绝大部分现象(如果不是全部的话)。
    不过,言语没有能力描述不归属于此世的事物,更没有能力描述那超越了此世的事物,而大道就是超越于此世的。大道“不可言”正说明了道自身所具备的超越性。
    
    超越存在(资料图)
    大道的超越性究竟意味着什么?
    因为大道是超越的,所以大道赋予了这世间万有以存在的根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这世间的起源,世间万有都是大道的产物,借着道而存在于此世。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不是创造万有便离弃万有,而是以玄妙不可言的方式存在于这世间,演化出世间法则,使得世间的一切盎然有序,人也自不例外。
    超越此世的大道,为此世的万有提供了存在的根基。人作为此世最有灵智者,必然有所察觉,因此,他们开始追寻这一根基,然而,这一根基是不受俗世规则所影响的,这也代表着这一根基无法以此世的方法理解。
    于是,寻道者无不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他们知晓存在着超越的大道,那是他们真正的“母亲”(造就人、化育人),但正因道的超越,人们无法通过自己的文字语言去理解这超越此世的大道。
    
    明悟大道(资料图)
    因为无法理解,所以只能重回大道之中。
    人的无法理解是人痛苦的根源。
    为了解决痛苦,有些人在此世树立了一些东西成为自己的道,但这无一不走向了失败。当代人更多的将钱看作是他们的“道”,但是,却无一不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在辛劳与消费之间流转,却获得不了什么真正的幸福。
    以这样的“小道”观看这个世界,也只能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境,因为他们的“小道”都是这个世界的东西,终究还“在此山中”。
    人无法从这个世界中找到他们的道,于是他们必须放弃那手中的立言文字,放弃一切归属此世的东西,直接地面对那纯一无二的大道。只有这样,人才能真正地明悟大道。
    因为无法以“名言”理解大道,甚至无法以此世的一切来理解大道,于是人才走上了理解大道的正确路径,才有了认识大道的可能,这就是为什么说“无法理解大道才是信道者的幸运”。
    
    直面大道(资料图)
    什么叫做直接地面对大道?
    是扔掉《道德经》么?是离弃这世间的一切么?
    断然不是!《道德经》在内的三千道藏、世界的一切万有,都是大道衍化的产物,勾勒出了大道的形状,但是,这些都不是大道!
    直接地面对大道就是要不困于名言、万有,直接看见他们所指向的那个真正的大道。如庄子所言,“得鱼忘筌”,我们要抓的是鱼,因此三千道经不过都是我捕鱼的网,而不是我要捕的鱼。
    大道是超越于此世的存在,因此,人无法以此世的法则理解大道,而正因为无法理解,所以人不得不走上了体悟大道,“得意忘言”的路径,而这便是人在不幸之中收获的幸运。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含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