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龙的含义:《哪吒闹海》中的中华文化与道教元素

http://www.newdu.com 2018-07-03 腾讯道学 人参不虚 参加讨论

    文/人参不虚
    《哪吒闹海》的故事取材于大型玄幻小说《封神演义》,故事性强,新中国成立后,已被翻拍过无数次。尤其是1979年动画电影的《哪吒闹海》,在老一辈艺术家的集体努力下,将老故事拍的精彩绝伦,内容十分丰富,打斗戏及美化了的动作内容至今让人百看不厌。堪称众多版本中经典之作。这里将从神话传说、道教科法、传统文化等方面聊一聊这部经典佳作。
    
    不得否认,其确是几百年来很火的一个剧本。(资料图)
    虚实相生的人设
    毫无疑问《哪吒闹海》的故事是虚构的。其中的李靖、金吒、木吒等一系列人物要么是穿越时空而来、要么是凭空杜撰。其取材的《封神演义》也是这样以时间、空间将人物相互穿越、杜撰,加上仙家名词而成。但不得否认,其确是几百年来很火的一个剧本,深得百姓喜爱。而以上三位人物的来源,古往今来争议颇多,大家各有各的看法和认识。比如李靖在小说中成神为托塔李天王,有人认为是毗沙门天(多闻天王)的样子为原型塑造的,还有人认为是唐朝的将军“李靖”。实际上正统的道教传承没这位“大神”的。而毗沙门天说法是从西天竺国的神话选取的,与中国本土的神仙体系有点远。金吒的说法就更有意思了,有人认为金吒是军吒,等同于军荼利明王。还有人认为是毗沙门天的某位孩子。
    
    明王瞪着一双眼做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资料图)
    商周大战时期西天竺的主流宗教是婆罗门教,其神话还没有完全定型,如来佛还要逾千年才出生。所以这套纯是后人杜撰的东西不足为信。但《哪吒闹海》中有一位大神却厉害的不得了,即“太乙真人”。太乙真人乃是华夏老牌正统神仙之一。人皇太乙、太一神等等神的称谓。到了宋时神霄法显世,太乙真人更是出现在了“高上神霄九宸大帝”之中,作为至高的天界统御者之一。同时也是“六御”之中的尊神,同时又作为主宰幽冥界的一位慈悲法主。足见其神格之高、神通之广大。现今时代,“太乙真人”常称作“太乙救苦天尊”,是行幽事科仪必不可少的一位尊神。是道教中十分重要的一位神明,其道行高深,神通莫测,又被称作“道教的幽冥教主”。电影《哪吒闹海》中,太乙真人头戴道冠、身披大氅,看起来十分的潇洒飘逸。他传授了哪吒道术与各式各样的神兵仙器,并让已经“削骨还父、销肉还母”的哪吒重生,变成“藕霸”,这让哪吒在与“四海龙族”的斗争中所向披靡。
    太乙真人刚出场对李靖说的一句话非常耐人寻味“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坚”。值得吾辈深思之。
    
    太乙真人乃是华夏老牌正统神仙之一。(资料图)
    《封神榜》中的十二金仙,则是完全杜撰的“神仙天团”。现在有些道观中还供奉着“十二金仙”,这是正统宗教与民间信仰的相融合,当年“十二金仙”天团大热,塑个像好蹭热度、引流量。然而现在很多有识之士想拆换,其中又涉及文物保护等尴尬事,而奈何不得。
    说说“反面”主角:龙
    电影中另一部分反面人物就是“四海龙君”。究其年代所暗喻的社会现象我们不提,只说与道教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龙。龙在华夏传统文化中是出现频率较高,且作为于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在这里的龙专指“中华龙”而不是西洋文化的“dragon”和西天竺国如来佛的护法“九头眼镜蛇”。在西洋文化中dragon的样子就是《冰与火之歌》龙妈养的三个小宝宝的形象:会喷火,力大无穷。常多是吃人、毁坏村镇、囚禁美人公主等等负面描写的一个事物。而华夏人自称“龙的传人”,西洋人集体震惊了!Dragon的后代?!太可怕了…实际上这是翻译错误的后遗症。这个事希望各位朋友们再跟老外聊天聊到龙的时候解释解释:中华的龙和西洋的dragon不是一回事。
    
    西洋文化的“dragon”(资料图)
    同样的翻译梗出现在汉译的佛经之中。西天竺国如来世尊的护法中有一个族类是“大蛇”最牛的会长出九个头,比反派大boss八岐大蛇还多一个脑袋,这厉害吧!“大蛇尤其是n头大蛇”十分热衷于保护西方佛祖乔达摩·悉达多。所以在佛经中如来佛护卫队传说中有“天龙八部”的说法。其实是九头大蛇和很多西天竺国神话中的各类奇珍异兽。佛教在汉地传教译经的时候考虑到华夏本土的老百姓对“九头大蛇”并不了解,故把九头大蛇翻译成了“龙”。老百姓一看这个多高大上啊,这中华大地隐显莫测、神化无方的“华夏龙”居然是如来佛护卫队的一员。但其正确的形象应该如东南亚的佛陀盘腿坐下,后边有一天九头大蛇护卫其身的样子。而现在大多汉地佛寺上雕刻的“华夏龙”跟原本佛教中的“龙”根本不是一回事了。
    
    其正确的形象应如上图。(资料图)
    中国龙的文化意涵
    传统文化中的“华夏龙”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图腾很早就开始了,已知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甚多的龙形器物。《黄帝内经》中记载龙乃是鳞虫之长;虎乃毛虫之长;人乃裸虫之长;凤乃羽虫之长。虫的意思在这里指某类生物的意思。
    北宋的道人、理学家邵雍作有《应龙吟》:龙者阳类,与时相须。首出庶物,同游六虚。能潜能见,能吸能呼。能大能小,能有能无。
    
    青梅煮酒(资料图)
    而《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中曹操更是认为:“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实际上这话有更早的版本是孔子拜学于老子时的故事,简言之,孔子拜学于老子之后,觉得老子的学问真神秘莫测,不可名状。便称“老子如龙”。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龙代表着自然界的生气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资料图)
    说了这么多龙,是因其确实是一种十分神秘的存在。偏偏龙的形象已经融入华夏人民的生活之中:十二生肖里有龙,形容人很厉害是人中龙凤,看风水说找找龙脉,写字潇洒飘逸是龙飞凤舞,道家真文是龙章凤篆…龙已经融入华夏人民的各个角落,但是又有几人真见过龙?动物学家没见过、各类科学家没见过、现今全球好几十亿人,还真拿不出谁真真见过“龙”的实在证据来。然而龙又似乎在你我身边。于是人们猜想这龙是个什么情况?是古代部落战争的时候每融合一个部落就把图腾拼在一起,鹿角、马脸、鹰爪、蛇身…还有人质疑龙是怎样飞起来的,它本身没长翅膀,已知形象中龙又总能飞腾于天际。诸多对龙的思辨,让龙更加的神秘莫测、捉摸不透了。
    笔者拙认为中华文化的龙可能代表着如下意思:龙代表着自然界的生气循环往复,周而复始。龙是自然界中的存在。山有龙脉、水有源头、土有五土龙神…而龙正是山水、平原河流等等自然生机循环的代表。自然界阴阳之变,天地气交,雨雪冰雹,风雨雷电四时变化,皆能化生出龙,又有龙的参与。故在道教之中祈晴祈雨、安龙奠土等科仪都多少与龙有关。
    (编辑:如风)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人参不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