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从“万”回归到“无”:庄子的修行世界

http://www.newdu.com 2018-07-23 腾讯道学 耳九 参加讨论

    文/耳九
    对于修行的人来说,如何能够修炼得道、长生久视并不是神话中或者小说中虚构的事情,这是几千年以来中华大地上所有修行者的共同追求。道家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黄帝乃至更早更久远之前的修行者,经过老子和庄子,后来在老祖天师张道陵那里正式形成了道教的教团形式,直到现在其对生命长度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长生久视是道家的终极追求(资料图)
    纵向地看从黄帝到今日的修行之路,主流的修行方法方法其实是有不同的变化和侧重点的。某种程度上说,越早期的修行之道越简单明了,越往后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与玄妙。如此变化众多,让很多修行之人越来越觉得难以理解,反而阻碍了对于道和生命长度的追求。究其原因,既可能是人心越来越复杂,久失了当初的淳朴;也可能因为修行的门派数量日增,对修行的注释和理解也随之越来越繁复。
    黄帝、老子、庄子三位道教的祖师爷留下了三本经书——《阴符经》、《道德经》、《南华真经》(《庄子》),历来受到玄门先师的推崇。其实真正的修行理论可能没有后人想的那么复杂,只需要我们从经文字面意思去推测出些更多的内容:真正有效的修行方法就藏在经文中。本文所论及的,就是笔者就这三部经典之一的《南华真经》的经文解读出的修行方法。除了载于经籍的修行办法,修行之人同样切不可忘那句老生常谈的“知道易,行道难”。后世觉得修行困难,多半因为真正的困难从来不在于知道,而在于行道。因此本文仅以本人所悟作一点启发,真正的修行还是要下日常的功夫。
    庄子修行理论典型:列子修行
    
    御风而行的列子(资料图)
    庄子的《南华真经》分为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其中内篇七篇分别是: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世间、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内篇是《南华真经》的精髓所在,讲述了庄子对于修行和道的所有理解,并且这种讲述是直截了当没有任何隐语和藏私的。
    这七篇内容循序渐进,构成完整的修行理论,内篇的最后以想要得道成仙、长生久视应该泯灭内外万物的一切差别,保养精神的道理作结。这一条修行的路线从黄帝到老庄其实是相通的,理论上也不甚复杂,但由于要求逆着普通人的欲望,所以少有人修行成功。
    列子在《庄子·内篇》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逍遥游中列子御风而行,突出的是《逍遥游》需要“无所依凭”的主题;一次是在《应帝王》的最后,庄子举了列子修行的事情,作为其修行理论的典型案例。庄子列举列子的修行方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其实就是不去关注外界的是非曲直,执守于自己的内心,对世间纷扰一概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如此功行九年就可得道。这其实就是黄帝于广成子处学得的道,也是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道理——所求越少,所得越多。早期的修行方式就是这样简单自然,并无神秘之处。
    
    广成子所在的崆峒山(资料图)
    从“万”回归到“无”:浑沌的故事
    在《应帝王》列子的事例之后,又有一个关于浑沌的故事:南海的大帝名叫倏,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款待他们十分丰盛,于是倏和忽就商量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和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这个故事被放置在列子事迹之后,并不是一个简单追加的寓言故事,而是作为内篇的总结。这故事强调了列子的故事,更最后再一次点明庄子对于修行的看法——如果如浑沌般没有孔窍,生命中就没有对立面、没有人为的是非曲直,也就能如入道一般浑然一体,自然能长久存于这个世界上。人之所以不能回归到大道,享受永久的生命,就是因为有了七窍,从而有了七情六欲、有了自己的偏爱。这种“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的道理在《道德经》与《南华真经》里并不少见,阐述得也非常明白。
    所以修行之人当学习列子和浑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资料图)
    当然这种修行的奥秘非常浓缩,其实就是依据道生万物这个道理倒退而出:道是浑沌,是无,这种无并不是空无的无,而是实有的无,无之所以实有是因为道在其中。之所以称其为无,是因为这是道没有分化的浑沌状态,所以从人的七窍感知来看这是一种无法感知的空无的状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是这个世界就有了差异和争执、偏爱和欲望,于是人们就堕入了死地。所以想要修行得道,就要明白万物变化的原理,从而抛弃偏爱、执着和对立,复归到从万到无的境界。
    这样从万到无的境界的例子在《南华真经》的内篇中非常多。在庄子内篇《大宗师》关于真人境界的部分另有记述南伯子葵向女偊的问答,女偊说:“我还是持守着并告诉他,三天之后便能遗忘天下,既已遗忘天下,我又凝寂持守,七天之后能遗忘万物;既已遗忘外物,我又凝寂持守,九天之后便能遗忘自身的存在;既已遗忘存在的生命,而后心境便能如朝阳一般清新明彻;能够心境如朝阳般清新明彻,而后就能够感受那绝无所待的‘道’了;既已感受‘道’,而后就能超越古今的时限;既已能够超越古今的时限,而后便进入无所谓生、无所谓死的境界。摒除了生也就没有死,不留恋于生也就不存在生。作为事物,‘道’无不有所送,也无不有所迎;无不有所毁,也无不有所成,这就叫做‘撄宁’。撄宁,意思就是不受外界事物的纷扰,而后保持心境的宁静。”
    
    朝阳一般清新明澈(资料图)
    庄子《南华真经》里诸多的故事无非就是为了讲述同一个修行理论——修道即是从“万”回归到“无”。
    万物齐同:真人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
    庄子的修行理论与对道的看法中,有一个观点非常著名,就是万物齐同。然而道化万物,万物必然是有所不同的,如何叫做齐同呢?换句话说就是,为什么在道的观点上,所有的万物都是相同的呢?在庄子的《齐物论》里记载:“人们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部患病甚至酿成半身不遂,泥鳅也会这样吗?人们住在高高的树木上就会心惊胆战、惶恐不安,猿猴也会这样吗?人、泥鳅、猿猴三者究竟谁最懂得居处的标准呢?人以牲畜的肉为食物,麋鹿食草芥,蜈蚣嗜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则爱吃老鼠,人、麋鹿、蜈蚣、猫头鹰和乌鸦这四类动物究竟谁才懂得真正的美味?猿猴把猵狙当作配偶,麋喜欢与鹿交配,泥鳅则与鱼交尾。毛嫱和丽姬,是人们称道的美人了,可是鱼儿见了她们深深潜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高高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她们撤开四蹄飞快地逃离。人、鱼、鸟和麋鹿四者究竟谁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以我来看,仁与义的端绪,是与非的途径,都纷杂错乱,我怎么能知晓它们之间的分别!”
    
    不同生物对什么是美有不同的标准(资料图)
    庄子上述这段话点名了普通人不能真正达到齐物的关键所在,每个人欲望不同,立场不同,所以事物对我们来说就有所不同。庄子在内篇里多次强调了无用乃大用的这一个观点,因为真人修行的境界不需要依凭外物,几乎与道相同。既然无所依凭,就不需要“有用”,不就用处考量,自然就能齐同平等地看待这个世界了,这才是真正万物齐同的原因——不依赖万物,所以万物都是平等,没有偏废的。
    庄子《南华真经》内篇的内容非常丰富,整个七篇是一个完整逻辑严密的修行理论,要而言之,就是依据道化万物逆而行之的修行方法。当下之所以很难按照庄子的时代的人修行的方式去修行,是因为当下的人欲望繁多,要抛弃欲望去无视无听地修行过于困难,所以需要借助外在的形式帮助自己达到无视无听的境界。然而重阳祖师早就说过,修行并不仅仅在于打坐,而在时时刻刻的修心,这是对黄帝老庄修行理论的一种回归。修行之道并不复杂,但却不容易真正做到,所以我辈修行之人要把精力多放在行道上面,不要太过追求怪异纷繁的各种修行的法术和理论,从而迷失自己的方向。
    

(编辑:灵瑾)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耳九。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