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丰 人们一定不会陌生,夏目漱石——这位曾久居日本千元纸币一面的近代文豪。日语的“夏目”,翻译成为中文就是“枣”。反过来说,把中国的“枣”,在日语汉字中写成“夏目”——“夏天的眼睛”,也应该是浸透着中华文化的日本语言文化的一个亮点。或许因为是这样,我一直认为“夏目”这个姓,在日本应该是源于遥远岁月的世代农家。不过,夏目漱石可是1867年出生在繁华江户城(今天的东京)的幕僚人家,只不过是从小作为养子辗转多家,屡遭冷漠,孤寂的内心里的阴影面积不必去乘,要多大就有多大,这也直接影响了他的写作生涯。 日本一千元纸币(资料图) 有一说是夏目漱石12岁就进入了东京著名的汉学墅——二松学舍,有一说则是说他14岁时才进入的。因为我不从事考据,认为两年之差并不重要。我更看重的是,夏目漱石在这里立下雄心壮志,一定要以汉文“出世”,也就是要在未来凭借着汉文打拼事业闯天下。这个期间,他熟读中国古典,其中包括《老子》和《庄子》。 说起来,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是在22岁那一年才使用“夏目漱石”这个笔名的。一个人,可以使用笔名的时候,必定是他的文业正在拓展攀升的时光,也一定会显示出自身的文化涵养和内心的追求。熟悉中国古典的人都知道,“漱石”这个词是有典故的,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排调》之中。那个时代,太原中都人孙楚用“漱石枕流”流露出自己想要隐居的愿望。友人不解,指出通常都说“枕石漱流”,您说错了吧!孙楚面不改色的把口误解释成“枕流能洗耳,漱石能利口”。这到底是属于“死要面子活受罪”,还是一种文化创新,现在也说不清楚的。但是“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孙楚传》形容孙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尽显魏晋名士之风。要问魏晋名士最膜拜谁?当然是老庄!所以,夏目金之助选用“夏目漱石”的笔名,展现出心深处对中国老庄的仰慕与追求。 根据夏目漱石作品改编的电影《我是猫》(资料图) 1892年的夏天,25岁的漱石成为东京高等师范的讲师。在此期间,他撰写出一篇有关东洋哲学方面的论文——《老子的哲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提出了“平等主义”这一观念,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要平等相处。同时,夏目漱石因为患上了神经衰弱的毛病,开始出现厌世的倾向。有研究者收集整理了夏目漱石这段时期所创作的诗歌,发现“道”、“白云”等包含老庄意蕴的字眼频繁出现在作品中,一种悟道、舒怀、淡泊功名的情感在文字间弥开来。 东京居,大不易。1895年夏目漱石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他出生之地——繁华的大都市东京,前往四国岛上一个闭塞的小城——松山担任中学的教师。从高等师范到中学,从大都市到小市镇,夏目漱石心田里泊泊流淌着归隐田园之意。不久,他好像自我发配一样,去了更远的九州熊本。正是这里的田园风光、归隐状态激发出夏目漱石的创作灵感,他开始给《杜鹃》等媒体投稿,声名渐起。 熊本城(资料图) 四年之后,夏目漱石接受教育部的好意,赴英国留学两年,在那里他饱尝异国思乡之苦,但所接触的欧美文学,受到很大的冲击与启发。这个时候,夏目漱石曾经对中国的老庄提出过批评,对深谙汉学的日本学者赖山阳也提出了批评。谁也没有想到,他苦学英语,喜着西装,却在归国后的第六年的盛夏,依据中国的老庄思想创作出一系列短篇小说——《梦十夜》。在《朝日新闻》上连载的这十篇短篇小说,讲述了十个怪异奇幻的梦,有研究者考证得出结果,这十个梦全部是对中国《庄子》进行阐释所得到的衍生物。或者可以这样说,夏目漱石尝试用西方文学中的超现实主义手法表达东方文化中的道学精神。 年轻时的夏目漱石相信“非人情”,但是到了夏目漱石创作生涯的晚年,经过了东西方文学批评的交流与碰撞,夏目漱石提出了一个响亮的美学口号——“则天去私”。“天”为何物?“私”为何意?天,或可理解为天道或自然法则。私,人的原始欲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道德经》中一条重要的哲学观点。“则天去私”,用天道来规范人的私欲,何其相似,夏目漱石晚年这一美学理念无疑也是在老庄哲学启发下诞生的。 逍遥随物化,悠然对芳菲(资料图) “逍遥随物化,悠然对芳菲。”当我咀嚼着夏目漱石这句汉诗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一位日本近代文豪与中国道教之祖老庄的深厚缠绵。 (编辑:灵瑾) 本文为腾讯道学转载文章,已获作者授权发布。文/蒋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