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今 《论语》中记载了叔孙武叔诋毁孔子一事,有弟子问阳明:为什么连像孔子这样的大圣人仍然不能免于被诋毁、诽谤呢? 圣人仰不愧天,俯不怍地,也不能阻挡悠悠众口(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王阳明说:诋毁、诽谤是从外来的,即使是圣人也没有办法避免。人只要修持好自身,自然就可以应对外来的毁誉。 如果自身是一个有良好德行的人,即使是众人都诋毁他,这些言语也不会中伤他,这就好比浮云无法遮挡太阳的光辉;如果自身不是一个敬肃端庄、坚贞正直的人,纵然是没有一个人在言语上中伤他,他隐藏的恶总有一天也会暴露无疑。 所以孟子才会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毁誉均来自他人,如何能够避免呢?只要能加强自身的修养,便不会被他人的言论左右。 对于弟子的问题,阳明首先说明的是毁谤的来源——外在。同一种社会现象(做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追求梦想),争锋相对的评价永远存在。 对该现象中的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往往暗含了评价者自身的愿望、理想,或是赞扬,或是贬损,则表明了评价者在以自身的价值观念为衡量的标准,做出判断。 王阳明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家庭化,比如乡邻朋友间的关系可按照叔伯兄弟间的相处之道来维持。 古代宗法社会,以家为天下,以天下为家(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重视家庭的传统社会里,价值观的判断与选择的问题,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儒家所倡导的忠孝仁义,作为衡量的标准。 在与朋友顾东桥讨论致良知的工夫时,王阳明也是主张从让父母冬暖夏凉、奉养正恰,不违背自己开始。 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个体、自我的问题,被一圈又一圈地放大,甚至是失去了自己的边界,价值观的冲突,处处可见。 这是因为受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从事的职业、所处的阶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一个世界在不同的观察者眼中可能是不一样的。内在的价值观念的不同,看待同样的行为也就有了褒贬的不同。 其次阳明指出了避免被毁谤的方法——自修。阳明认为,修养自己的德性是不被外在的诋毁、诽谤所伤害的方式。 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事情都可以成为自己修养德性的场所。以提高自身德性的心态去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事情,就不会被舆论所左右,面对道德上的困境时不会失去自己的判断力。 东篱菊,花之隐逸者,不为外在所累,坚持本性(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然,这种判断力的形成并非仅仅通过读书与先贤对话就可以获得,还需要有来自父母、师友等其他道德上的榜样,在实际生活中作为参考的模范。 若自身言行相符且持之以恒,遇到关乎德性的问题时心中又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就不会被外在毁谤所影响。 末了,王阳明指出了一类不合理的毁誉——求全、不虞。赞誉或者诋毁,皆出自他人之口,未必是被评价的对象自身情况的真实反映。 尤其是,有些行为本不足以获得赞誉却偶然得到他人美誉(不虞之誉),有些诋毁是因为过于苛求,一心想保住自己的声誉才招致的(求全之毁)。前者令闻者喜悦,后者令听着心累。 一味地迎合这类毁誉之言,只会成为乡愿之人。 在王阳明看来,言语带来的诋毁甚为肤浅,至深的诽谤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诋毁——不能对先贤遗传下来的德行身体力行,知行不能合一,夸夸其谈而又荒废时日。 格物致知,不随大流,自我砥砺,奋勇向前(资料图 图源网络) 比较恰当的做法是将他人的毁誉转化为自身进德的场所:“凡今天下之议论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