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经典的注解与生命力:由翻译《道德经》所思

http://www.newdu.com 2018-09-05 腾讯道学 牧之 参加讨论

    
    文/牧之

    自西汉打通丝绸之路,在河西走廊设置“西域都护府”以来,西域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往来的窗口。而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开放包容的唐朝,更是继续设置行政体系完备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期间商旅往来,络绎不绝,也促进了汉地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在对外开放上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
    
    西汉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张骞(资料图)
    文化交流都是双向的,既有西域文化的传入,也有汉地文化的输出。在军事和经济都强盛的唐朝,尊崇老子为始祖,立道教为国教,故道教文化的输出则显得尤为重要。《新唐书》二二一卷上《天竺传》就记载西域各国接受唐朝服化,请老子像的事迹:
    贞观二十二年,太宗遣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其国,未至,国人乱,玄策挺身奔吐蕃西鄙,檄召邻国兵,击之,胜。迩没路国献异物,并上地图,请老子像。
    在唐太宗时期又有东天竺王请求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西域使李义上表唐太宗时提及,东天竺童子王要求翻译汉地在佛教传入之前就有的圣典和说教,以流传西域,供当地人学习和信奉。《集古今佛道论衡》记载了此事:
    东天竺童子王所,未有佛法,外道宗盛。臣已告云:‘支那大国未有佛教已前,旧有得圣人说经,在俗流布,但此文不来。若得闻者,必当信奉。’彼王言:‘卿还本国,译为梵言,我欲见之必。’道:‘越此徒传通,不晚。’
    
    西安大慈恩寺是唐代三大译场,玄奘即在此译经(资料图)
    于是就有了唐太宗敕令道士蔡晃、成玄英和高僧玄奘等共译《道德经》的历史事件。但要将《老子》转译为梵文,其难度也不亚于译梵为汉。在这场翻译中,引出的一个话题就是:翻译《老子》时,究竟要怎么理解《老子》文本的内容?文中记载:
    然老之《道德》,文止五千。无论解之,但有群注。自余千卷,事杂符图。张葛之咠附,非老君之气叶。又《道德》两卷,词旨沉深。汉景重之,诚不虚及(反?)。至如何晏、王弼、严遵(道)、钟会、顾欢、萧绎、卢景裕、韦处玄之流数十余家,注解老经,指归非一。
    这里说的是,从《老子》五千言写出开始,至唐朝玄奘时期,对《老子》的注释不下十几种。有先秦韩非的《解老》,河上公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严君平的《老子指归》,何晏的《老子道德论》,王弼的《老子指略》等等,其中对老子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侧重也不一样。所以翻译《道德经》,首先就得对《道德经》进行深入的理解。如果仅仅采用其中一种注解或翻译者的理解去翻译,那么译文的意义就只仅限于该注解或翻译者的那种理解,很难说是《老子》的本意,这便是问题所在。
    
    玄奘因认为道教道家有所不同而不愿翻译河上公的序(资料图)
    《道德经》的注释者们,在经典的基础上,结合他们的时代精神以及自己的生命体验作进一步的发挥,从而使经典诠释具有一种时代感。注释所阐发的意义确实为经典文本的诠释注入了新鲜的活力。通过诠释,我们古老的文化传统,那些流传了数千年的经典,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在这次翻译中,玄奘就表示不翻译《河上公序》,原因可能就是玄奘理解的《老子》和河上公理解的《老子》主旨不同的缘故:
    河上序胤缺而不出。成英曰:“老经幽秘,闻必具仪。非夫序胤,何以开悟?请为翻度,惠彼边戎。”奘曰:“观老存身存国之文,文词具矣。叩齿咽液之序,序实惊人,……将恐两关异国有愧乡(卿,误)邦。”英等不惬其情,以事陈诸朝宰。
    
    梵文贝叶(资料图)
    玄奘把《老子》理解成一种玄理,即现在所谓的哲学思想。而河上公则挖掘的是《老子》中的养生之术,同时也包含治国治身的道理。究竟哪种《老子》的注释应该被确定为翻译的版本?这不仅仅是“格义”的问题,也是诠释的问题。类似的,我们也能想到现代学术上对“道教”定义的争论。很多人受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影响,更愿意把“道家”和“道教”区分开来。但要是追溯道家的历史源头,又会发现,道家和道教彼此又分离不开。
    上文所提的关于《老子》译梵问题的争论给我们的启发是:首先,一种文化传入到另一文化区域,“格义”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指出:“释迦之教义,与吾国传统之学说,存在之制度,无一不相冲突。输入之后,若久不变易,则决难保持。是以佛教学说,能于吾国思想史上,发生重大久远之影响者,皆经国人吸收改造之过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资料图)
    所以文化的交流,并不是单向的交流,更多的是一种双向交流,也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两者都有主动的意愿去接受。其次,对经典的注解,就包含着注解者自身对经典的独特理解,这也展现了经典文本的开放性,也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之所在。最后,我们对文化的交流要持有一种开放的包容性,这样才不至于固步自封。《道德经》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道教强调“上善若水,虚怀若谷”,站在“道”的层面上看问题,才一直能够有着强大的包容性,而自身也能够在新的环境里不断发展和创新。
    (编辑:灵瑾)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牧之。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