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白露:相思黄叶落 白露湿青苔

http://www.newdu.com 2018-09-06 腾讯儒学 周宏亮 参加讨论

    文/周宏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资料图 图源网络)
    白露,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符号,也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早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逐渐转凉,水土里的湿气在秋风的吹拂下凝结成了草木上的露珠,故名白露。
    古人们根据自然万物的应时变化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正是候鸟迁徙的时节,玄鸟指的是黑色的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燕子。此时,鸿雁和燕子这种畏寒的鸟类飞往南方过冬。“羞”指的是美食,“养羞”指的是鸟儿贮存粮食。
    
    燕子是候鸟,到了秋天,要迁徙南方(资料图 图源网络)
    候鸟南飞标志着天气的变冷。“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古人认为白露节气一过,秋衣渐浓,夜晚也越来越凉爽,睡觉的时候不可贪凉。早晚时分温差较大,因此要注意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
    在没有空调的古代,古人就用保暖的棉衣棉被来抵御秋冬季节的寒气。
    谚语里说“白露节,棉花地里不得歇”。棉花是人们制作衣服的重要原材料,我国拥有着悠久的棉花种植历史,棉花产量居世界前列。
    白露节气,正是棉花成熟的时候。种植棉花的农民们要忙着在田野里采摘棉花,收获着丰收的喜悦。
    俗话说“吃饱穿暖”,白露节气以后,气温转凉。人们在“穿暖”了以后,当然还要“吃饱”。中医认为此时人们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多吃一些性平味甘的温补之物,比如说板栗。
    据《诗经》记载:“栗在东门之外,不在园圃之间,则行道树也”。可见早在久远的先秦时代,我国的古人们就有种植板栗的传统。板栗营养丰富,口感甘甜,素来有“干果之王”的美称。
    
    板栗做的栗子酥特别好吃,还管饱(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板栗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白露节气食用板栗,对于人体的脾胃和肾脏都大有裨益。
    除了板栗,白露节气也十分适合于品茶。人们常说“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春天的茶叶由于刚刚抽芽,尚有一股苦味;夏天的茶叶在烈日中暴晒,因此喝的时候会有一种涩味。一年之中品茶最好的时候,就是白露时节了。这时的茶尝上去甘甜馥郁,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饮食和穿衣,运动锻炼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十分重要。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白露节气天高气清,也是出门锻炼身体和游玩踏青的好时候。农田和山地里花果飘香,成熟的农作物和水果在和煦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就像一幅多彩的田园风光画。
    
    丰收的喜庆传遍中国大地(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切景语皆情语,露珠虽美,但遇阳光则化为无形。白露也是个让人多愁善感的时节。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在这岁月静好的白露之夜,如果没有人在身边嘘寒问暖,那我们更要对自己好一点,穿件新衣服,“努力加餐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