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2018·12 1、东南亚多元文化与宗教国际研讨会:「东南亚多元文化与宗教:交流、在地化、融合与冲突」 时 间:2018年6月8日至10日(周五至周日) 地 点: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2404会议室、国立成功大学光复校区文学院学术演讲厅、历史文物馆 主办单位: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国立成功大学文学院 联 络 人:国立成功大学多元文化研究中心,Tel: 06-2757575#52650 内容简介: 6月8日 成大文学院学术演讲厅、历史文物馆 8:40-9:40 【主题演讲】 主持人:陈玉女(成功大学文学院院长) 东南亚宗教社会的考古学——检视历史文化的变迁(刘益昌,成功大学考古所所长) 9:45-10:55 【A场:冲突与对话】 主持人:林长宽 印度尼西亚摩禄加群岛地区的宗教冲突与调适(董梵) 马尼拉基督教徒地区的Sama-Bajau「伊斯兰人」:宗教移民的论述(Talampas, Rolando) 【B场:冲突与对话】 主持人:Ghazali Basri 「仇视」之旅:基督教化Karen人与Karen、Burman族裔间「敌意」的回顾(Tangseefa ,Decha) 非自由的矛盾:印度尼西亚政府法规画宗教礼拜场域的紧张冲突(Mujibrrahman) 11:25-12: 35 【A场:宗教发展与社会变迁】 主持人:董梵 社会快速发展下占族穆斯林的宗教文化认同(Cuong, The Bui) 再思新加坡穆斯林社群之世界性(Aljunied, Khairudin) 【B场:宗教发展与社会变迁】 主持人:Mujibrrahman 与神交易:印度尼西亚城市的宗教发展(Kailani, Najib) 从考古视角看摩鹿加群岛的伊斯兰化(熊仲卿) 14:00-15:10 【A场:宗教艺术】 主持人:黄柏棋 《证明经》与阿玛拉瓦底大支提的佛教造像(古正美) 泰国玉佛寺拉玛坚壁画图像研究(赖国生) 【B场:印度尼西亚宗教议题】 主持人:Talampas, Rolando 大海啸的神义论:印度尼西亚亚齐海啸灾难追思纪念研究(Fukuda, Yuu & Boret, S. P.) 台湾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女性移工的宗教议题释疑(邱炫元) 15:40-17:20 【A场:宗教传播与发展】 主持人:陈玉女 上座部佛教在东南亚大陆的命运,以缅甸为例(黄柏祺) 佛光再照南国——嘉兴藏传入与越南佛教戒律的复兴(李贵民) 缅甸「大象捐赠祭」中的佛教宣扬意涵(Nyo Nyo Khin) 【B场:政教关系】 主持人:洪敬富 多元宗教社会中的政教关系探讨,以马来西亚为例(Basri, Ghazali) 冲突与融合:马来西亚的缅甸罗兴亚穆斯林离散经验(林靖谚) 马来西亚伊斯兰法律体制的发展和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陈中和) 6月9日 成大文学院学术演讲厅、历史文物馆 9:00-10:10 【A场:宗教社群】 主持人:邱炫元 道德合法性、僧俗共同体与地方社会治理——来自缅甸的个案研究(段颖) 「华人宗教」一贯道?试论「华人性」对泰国一贯道跨族群信者的意义(林育生) 【B场:移民与文化】 主持人:蒋为文 一九五四年跨越军事界线之南北越移民史研究(丁光海) 东协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文化遗产合作」:以泰国、柬埔寨为例(严智宏) 10:40-12:20 【宗教文学与神话】 主持人:谢世忠 竹生神话在台湾与东南亚的民族学比较研究(赖芷仪) 越南民间文学中信仰的替代现象探讨(许文堂) 14:00-15:40 【建筑与神圣性】 主持人:吴秉声 东南亚群岛部早期外来宗教纪念建筑物与山岳信仰(坂井隆) 从蒲甘塔林到仰光大金塔,孟国佛塔建筑所呈现的宗教思维与文化(释祖道) 印度Vastu-Shastra理论的高棉再现:吴哥的城市规划与建筑(黄恩宇) 6月10日 故宫南院 9:30-11:30 【圆桌论坛】 主题:新南向政策下台湾与东南亚诸国的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 主持人:陈玉女(成功大学文学院院长) 引言:林正仪(故宫博物院院长) 2、「传经授业——战后台湾高等院校中的经学课程与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 ![]() 时 间:2018年6月8日(星期五) 地 点:政治大学百年楼三楼330309会议室(台北市文山区指南路二段64号) 主办单位: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 联 络 人:林玲宇,Tel: (02)2938-7041 内容简介: 9:10-10:40 主题·脉络·经典转译——近十年台大、政大、台师大《四书》教授内容考察(陈逢源) 特约讨论人:金培懿 我对《尚书》相关课程的设计与思考(许华峰) 特约讨论人:蔡根祥 战后台湾高校《诗经》教学生态的初步观察(车行健) 特约讨论人:吕珍玉 13:00-14:30 战后台湾高等院校《易》学课程与教育的回顾与展望(赖贵三) 特约讨论人:陈睿宏 战后台湾大学中文系礼学相关课程(郑雯馨) 特约讨论人:彭美玲 成大中文系《左传》课程之回顾与展望(黄圣松) 特约讨论人:张素卿 14:40-16:10 对话与未来:台湾经学的教育与研究(杨晋龙) 特约讨论人:李隆献 战后台湾高等院校中的经学史教育(陈恒嵩) 特约讨论人:蒋秋华 战后台湾古代经学史书写的回溯:以二十世纪前半叶为观察中心(刘柏宏) 特约讨论人:张晓生 16:30-18:00 「述而有作——经学教育与经学史的书写」讲谈会 议题 1:经学如何教育?经书如何传授? 议题 2:经学如何「概论」?经学史如何书写? 议题 3:经学教育中的经学史 主持人:陈逢源、车行健 与谈人:李威熊、林庆彰、叶国良、李隆献 系统号:C-011929 3、第7届汉传佛教与圣严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 ![]() 时 间:2018年6月28至30日(周五至周日) 地 点:台湾大学集思台大会议中心(台北市罗斯福路四段85号B1) 主办单位:法鼓山圣严教育基金会、法鼓山僧团 联 络 人:Tel: (02)2397-9300 内容简介: 本研讨会已公布全球征稿录取名单,请参见:http://www.shengyen.org.tw/DetailOrdinary.aspx?LCODE=TW&MMID=054&SMID=054&PID=A201801021137250706 ※ 主办方将补助发表学者的国际往返机票及住宿。 ※ 会议期间将提供每日午膳。 系统号:C-011914 4、古史的建构与解构研讨会 时 间:2018年6月28至29日(周四至周五) 地 点: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地下一楼多用途空间(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联 络 人:范丽梅副研究员,Email: lmpham@gate.sinica.edu.tw 报 导 者:范丽梅副研究员 内容简介: 发表人(按姓氏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William Baxter( 白一平,密西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 Uffe Bergeton(蓝悟非,北卡罗来纳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Yegor Grebnev(牛津大学东方学院) 黄冠云(香港城市大学中文暨历史系) 梁萃行(香港岭南大学历史系) Mark E. Lewis 陆威仪(史丹佛大学历史系) 李建深(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 李惠仪(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林宏明(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 Robin McNeal(罗斌,康乃尔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 Olivia Milburn(米欧敏,韩国首尔大学人文学院) 范丽梅(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Thies Staack(海德堡大学汉学研究所) Oliver Weingarten(韦礼文,捷克科学院亚非研究所) 朱晓海(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 系统号:C-011923 5、2018年儿少文学与文化研讨会:后印刷时代中的「改编」 ![]() 时 间:2018年7月20至21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台东大学人文学院礼纳布人文讲堂(台中市西区民生路140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儿童读物研究中心 联 络 人:王君琳,Tel: (089)517660 内容简介: 一、大会研讨主题说明 本次研讨会的大会主题,借用夏提叶(R. Chartier)的「文本/印刷/阅读」三边关系架构来重新探讨儿少文学的「改编」问题,也希望从此探讨中捕捉儿少文学的特殊性。 「改编」,从广义来看与儿少文学有着密切甚至特殊根源关系。从格林兄弟故事集或各种民间故事开始,就已经是对口传故事的某种「改编」,随着印刷书面文化的推进,其进程也持续演进未曾停歇。这非一般文学常见状况,却是儿少文学的某种常态。 此外,许多成人文学文本也以改编、改写的方式转换成儿少文学的文本。这在收受层面造成一特殊状况:儿少读者阅读的文本,首先就已经是改编版本,比如《大人国》、《小人国》或是《西游记》。那么,先有原著,后有改编的预设还能成立吗?这现象也不局限于儿少读者,成年读者可能也只看过《魔戒》电影,而不阅读《魔戒》小说,那么同样的问题:此时还有所谓的「原著」吗? 转向生产层面来看,「原著」概念也在当代受到质疑。夏提叶在《书籍的秩序》中指出:作者其实根本没有书写书籍,书籍是由编辑-出版-印刷系统所生产。这在儿少文学中特别明显:编辑-出版机制对作者的文本进行各种名义——儿少读者的特殊性:保护或是教育——的干涉、修改,几乎可以说是常态(比如,一篇文学文本被「收录」到教科书)。那「原著」的概念,在儿少文学的生产上的特殊性该如何处理?就算文本文字没有更动状况下,针对儿少读者的特殊与差异,也经常搭配不同形式的插图和版面设计,比如《艾丽斯漫游奇境》在文字不变动状况下,搭配的不同插图的不同版本(可能针对不同年龄层和性别的儿少读者),或是同一首诗佐以不同的插图与版编等等,那么,哪一种版本算是「原著」? 夏提叶所提到的,「即使文本一字不变,印刷形式的改动,便足以形成阅读同一份文本的新方式,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接纳条件」,甚至「促生新的读者群」的状况,在儿少文学是更为突显、复杂。 儿少文学的改编状况也比一般文学来得复杂,早已越出传统「改编」概念。儿少文学的特殊性,使得不同版本的改编、改写的状况远超乎一般文学。一份文本更常越出文类疆界,产生诸多跨文类或跨媒介的生产状况,这也远超乎一般文学文本:一份文本可以有书面文本、图画书(还佐以CD,加上配乐、音效)、漫画、动画、电影、舞台剧等等,几乎是如德勒兹(G. Deuleze)所言的,根茎蔓延、生成流变的方式在进行。这已经无法以「原著-改编」的概念来处理,而至今可能尚未有恰当的称谓来加以描绘、指称,然却是儿少文学的常见也是特殊的状况。 最后一点,读者与阅读模式的问题。儿少文学作品的阅读模式也是同样的多样化。除了大家熟知的双重读者(儿童读者-教师、家长)之外,在阅读模式上,故事经常是以一般文学少见的朗读或是亲子共读的模式呈现。或是图画书经常以规模不同的说演、改编为戏剧或是简单动画的方式被阅读,或是转变为大型开本的公众阅读模式。这些多样甚至还随着阅读推广的动力下不断的翻新。双重读者和阅读模式的多样化,也对同一份文本在其收受层面上进行着「改编」… 从「儿少文学中的改编」到「改编中的儿少文学」,期待儿少文学的研究者与爱好者来共同参与探索在「后-印刷时代」进行中的「改编」进行曲。 二、征求论文 (一) 大会主题论文 1、 改编/改写相关的理论探讨 2、 原著与改编(写)文本的比较研究 如古典童话、传说等的改编、颠覆性改写 3、 跨媒介/跨文类的改编(写) 如儿童文学作品改编儿童剧、电影、动画(或反之) 漫画改编动画、故事改编电玩 4、 原著与改编(写)文本的读者反应研究 5、 其他与儿少文学中原著与改编有关的研究 (二) 一般研究论文 6、 其他儿少文学与文化相关的研究 (研讨文本皆包含:文字、图像、影像、音乐、戏剧) 三、相关日期 1、论文题目及摘要截稿日期:已截止 2、研讨会论文发表资格名单公告日期:已于官网公告 3、研讨会发表论文全文截稿日期:2018年6月29日(周五) 16:00 4、研讨会日期:2018年7月20日(周五)-7月21日(周六) 四、研讨方式 (一)专题演讲1场 (二)大会主题论文发表与一般论文发表(皆公开征稿) (三)根据来稿分组进行论文发表 五、研讨地点:国立台东大学人文学院 六、会后论文可投稿《竹蜻蜓 儿少文学与文化》,经两位匿名审查通过后刊登。 七、论文投稿流程 (一)填妥报名基本数据表:姓名、电话、E-mail、地址及现职 (二)请注明投稿论文类别为「大会主题论文」或「一般研究论文」 (三)撰写论文数据表:提供中英文论文题目、摘要(500-1000字为度,宜包含 问题意识、研究方法、预期发现等),并提供3-5个关键词。 (四)确认数据皆填妥后,传至nttuchildrensliterature@gmail.com 八、注意事项 (一)撰稿格式请依《竹蜻蜓儿少文学与文化》期刊之学术论文格式。 (二)论文发表人不需缴交发表费用与研讨会报名费;主办单位亦不提供发表 稿费及交通补助。 (三)论文发表期间之住宿、交通,由发表人自理,主办单位不代予安排。 (四)个人论文未依时限缴交全文者,主办单位得征询后取消发表。 系统号:C-011915 6、第3届台湾民俗研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8年7月18至19日(周三至周四) 地 点:待定 主办单位:静宜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台湾淡南民俗文化研究会、中正大学妈祖文化研究中心 联 络 人:E-mail: s1001890@gmail.com 内容简介: 长久以来,即便台湾民俗研究风气兴盛,民俗学依然未有体制化发展,在学科方法与学门分类上,更游走于文学、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种领域,即便各学科领域学术活动频繁,却罕见定期办理专属以「民俗学」为研究主题之学术研讨会。 为秉持推动台湾民俗与民间信仰研究风气之热诚,台湾淡南民俗文化研究会、静宜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中正大学妈祖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于2014年起,每两年办理一次「台湾民俗研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学者、青年学者与会,藉以开阔台湾民俗研究领域新生代之交流互动,期能建立一个提供青年学者稳定的学术交流平台,让台湾民俗学的青年研究者能萌芽展枝、迎向新机。 为延续前二届活动办理成效,今年(2018年)第三届会议,除了预将出版第二届之会议论文集以外,同时也将于第三届会议扩大征件,不仅向青年研究人员征求稿件,同时也希望能向下扎根,让高中与大专院校学生参与民俗研究之讨论,祈能培养更多台湾民俗学领域青年人才。 本研讨会已公布录取论文题名作者,请参见网址:http://activity.pu.edu.tw/actnews/news.php?Sn=206&NSn=530 系统号:C-011872 7、筑港设驿110周年——19-20世纪亚洲港湾城市的兴起 ![]() 时 间:2018年8月4日至5日(周六至周日) 地 点:驳二艺术特区(高雄市盐埕区大勇路1号) 主办单位: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 联 络 人:赖小姐,Tel: 07-5312560#317 内容简介: 1908年对高雄(旧称打狗)别具意义,这是开启筑港、设驿、市区规划之始的一年,使高雄由此迈向现代化。迄今经过 110 个年头,高雄已经成为全台第一大港,全球第十五大货柜港的海洋城市。追寻高雄发展的轨迹,可以发现 1908 年确实为高雄历史的转折点,但进一步来说,高雄更是一个堆栈各时期的文化遗迹,足以见证近代台湾历史发展轨迹的城市。 十九世纪上半期,高雄与东北亚各城市仍属于「陆权」思维,高雄当时仍属于清代台湾府凤山县,十九世纪初一度有将县治由今日凤山移回左营之议,并由官民协力捐款于 1826 年建成了一座砖石城,虽然县治最后仍维持在凤山,但这座被称为「旧城」的砖石城,是台湾现存清领时期最完整的石城,也代表当时东北亚的陆权观念。 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方「海权」国家来袭,高雄和东北亚各港市面对「开港」挑战。原本东北亚各国有其自定义贸易规范,但在欧美国家挟其船坚炮利下屈服,并签定通商条约,开放港口让欧美商人可以自由贸易。例如,日本在 1858 年的安政条约中开放横滨、神户、新潟等,同年(1858年)清朝的天津条约也开放台湾的淡水、基隆、打狗、安平等口岸。上述各「条约港」都面对了西方文化带来的强烈冲击,但同时,也因对外通商而使经济贸易有高度发展,带动这些港口城市兴起,与非条约港港口有明显落差。为了因应开港带来的外国轮船体积与货运量,东北亚各港口势必整饬设备、疏浚水深和加强往内陆的运输,因此筑港和运输工程成为必要的政策。如横滨在1889年即展开筑港工程,神户在 1907年筑港,打狗在 1908年筑港,新潟在 1909 年筑港。 再者,打狗与横滨之间的定期航线更是南台湾米糖输出的命脉。上述港口都在相同时期开港,也在相近的时间点展开筑港工程,彼此更有贸易运输连动,由此可知,它们都面对类似的全球经济变化和需求,其发展必定有共通之处,可互为借鉴。 近年来,高雄透过「再造历史现场」计划,深究高雄历史的纹理,不仅关注高雄 18-19 世纪的演变递嬗,更是观照 19-20 世纪高雄港市的开发与壮大。因此,我们分别办理城市论坛和港湾论坛,着重于高雄市文化的整体意义,让民众体会文化资产是都市发展活生生见证,其代表的不只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一整个时代脉络下之产物。从清代砖石围造的城市「旧城」,到具备现代港口、铁道运输的城市「哈玛星」(滨线,はません,Hamasen),高雄在不同的历史脉络下不断成长。论坛更将透过来自其他国家的专家学者,借鉴与高雄同时开港、筑港的其他海港城市的发展,让我们跳脱内部观点,以全球化的视角重新审视高雄在国际上的定位与重要性,也透过与国际的研究交流,打造高雄成为港湾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重镇。 ※本研讨会议程及简章,请至官网下载。 系统号:C-011891 8、余光中国际学术研讨会 ![]() 时 间:2018年10月12至13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中山大学国研大楼(高雄市鼓山区莲海路70号) 主办单位:国立中山大学 联 络 人:黄助理,Tel: 07-5252000#3035 内容简介: 会议论文摘要截止日期:2018年5月31日 摘要审查结果通知截止日期:2018年6月20日 会议论文全文截稿日期:2018年9月30日 会议举办日期:2018年10月12日、13日 论文上传系统:https://goo.gl/xJrkUm 系统号:C-011871 9、第14届嘉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8年10月26至27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嘉义大学民雄校区图书馆国际会议厅(嘉义县民雄乡文隆村85号) 主办单位:国立嘉义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台湾文化研究中心 联 络 人:程诗涵,Tel: 05-2263411转2930 内容简介: 一、本届「嘉义研究」学术研讨会订于2018年10月26、27日(星期五、六)在本校民雄校区图书馆国际会议厅举行。 二、 本届研讨会以嘉云地区为范围,主题分为「妈祖研究」、「嘉邑城隍庙」、「新南向政策」、「嘉义市棒球场100周年暨嘉义大学99周年」、「嘉义林业发展」、「艺术」、「嘉义文学」、「嘉义原住民研究」、「家族史研究」等项目。有意投稿者,请于2018年5月20日(星期日)前将论文摘要寄至台湾文化研究中心。 三、 投稿相关表格及规定,请径至本校台湾文化研究中心网站下载,网址:http://www.ncyu.edu.tw/tcrc。 四、 本届研讨会联 络 人:程诗涵 05-2263411 转2930,tcrcchiayiresearch@gmail.com。 系统号:C-011846 10、第八届「中国文哲之当代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征稿讯息 时 间:2018年11月2至3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国立台北大学三峡校区(新北市三峡区大学路151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 联 络 人:黄助教,Tel: 02-86741111#66708;E-mail: ejhuang@gm.ntpu.edu.tw 内容简介: 第八届「中国文哲之当代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稿约 一、 会议名称:第八届中国文哲之当代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二、 指导单位: 三、 主办单位:国立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 四、 会议日期:2018年11月2、3日(周五、周六) 五、 会议地点:国立台北大学三峡校区人文大楼一楼会议室 六、 会议目的: (一) 提供国内外大专校院、文教单位之专家学者,发表研究论文之机会,以学术成果回馈社会国家。 (二) 落实本校「提升各领域教学暨研究表现,成为国内该领域领先发展系所」之校务发展愿景。 (三) 实践本系「传统与现代之衔接,人文与科技之结合,本土与国际之会通,理论与实际之贯通」之发展重点。 (四) 弘扬本校「追求真理,服务人群」之大学精神,共襄校庆盛会。 七、 会议主题:三教思想与生命关怀 八、 会议子题: (一) 三教哲人的生命实践 (二) 文学作品中的三教智能 (三) 三教经典的文化影响 九、 会议征文: (一)作者资历:教育部核定「讲师」证书以上者。 (二)论文: 1.内容:未曾发表之学术研究为限。 2.提要: 已截止 3.主文: (1).撰者:论文「提要」审核通过者。 (2).编辑:微软(Microsoft)文书软件(word 2007以上版本)。 (3).截稿:2018年9月14日。 (4).提交:惠寄纸本(A4打印纸直式横印)、word檔、PDF檔等至本系。 4.字数:两万字以内为原则。 (三)书表:联机本系官网,打印「个人基本数据表」、「论文提要表」、「论文数字化授权同意书」等文件。 十、 联络通讯: 承办人:黄以洁助教。 地址:新北市三峡区大学路151号人文大楼7楼中文系办公室。 电话:02-86741111#66708。 传真:02-86716583。 e-mai:ejhuang@gm.ntpu.edu.tw。 系统号:C-011843 11、2018戏曲表演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8年11月8至9日(周四至周五) 地 点:国立台湾戏曲学院内湖校区戏曲楼9楼国际会议厅(台北市内湖区内湖路二段177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戏曲学院 联 络 人:黄琦,Tel: (02)2796-2666#1147;E-mail: tcpapress@gmail.com 内容简介: 一、 研讨会日期:2018年11月8、9日(星期四、五)。 二、 研讨会地点:本校内湖校区戏曲楼9楼国际会议厅(台北市内湖路二段177号)。 三、 研讨会主题:「戏曲表演艺术之理论与实践」,征稿子题领域: (一)、戏曲表演艺术之质性探讨 (二)、戏曲表演艺术之美学基础探讨(歌舞乐) (三)、戏曲表演艺术之基础理论探讨(纯理论、虚拟、象征、程序化) (四)、戏曲表演艺术内涵之探讨(唱做念打四功五法) (五)、戏曲唱念表演艺术之理论与实践 (六)、戏曲做表表演艺术之理论与实践 (七)、戏曲身段表演艺术之理论与实践 (八)、戏曲器乐之理论与实践 (九)、戏曲剧场类型及其艺术之探讨 (十)、戏曲杂技表演之理论与实践 (十一)、戏曲表演艺术之人才培养 (十二)、戏曲表演艺术之课程理论与教学设计 (十三)、戏曲表演艺术之跨领域理论与实践 (十四)、戏曲表演艺术之跨文化理论与实践 (十五)、其他 四、 论文摘要截稿日期:已于2018年5月9日截止。 系统号:C-011898 12、2018年戏曲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8年11月8、9日(周四至周五) 地 点:国立台湾戏曲学院内湖校区戏曲楼9楼国际会议厅(台北市内湖路二段177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戏曲学院 联 络 人:黄琦,Tel: (02)2796-2666#1147 内容简介: 一、 研讨会日期:2018年11月8、9日(星期四、五)。 二、 研讨会地点:国立台湾戏曲学院内湖校区戏曲楼9楼国际会议厅(台北市内湖路二段177号)。 三、 研讨会主题:「戏曲表演艺术之理论与实践」,征稿子题领域: (一)、戏曲表演艺术之质性探讨 (二)、戏曲表演艺术之美学基础探讨(歌舞乐) (三)、戏曲表演艺术之基础理论探讨(纯理论、虚拟、象征、程序化) (四)、戏曲表演艺术内涵之探讨(唱做念打四功五法) (五)、戏曲唱念表演艺术之理论与实践 (六)、戏曲做表表演艺术之理论与实践 (七)、戏曲身段表演艺术之理论与实践 (八)、戏曲器乐之理论与实践 (九)、戏曲剧场类型及其艺术之探讨 (十)、戏曲杂技表演之理论与实践 (十一)、戏曲表演艺术之人才培养 (十二)、戏曲表演艺术之课程理论与教学设计 (十三)、戏曲表演艺术之跨领域理论与实践 (十四)、戏曲表演艺术之跨文化理论与实践 (十五)、其他 四、 论文摘要截稿日期:2018年5月9日(星期三)。 五、 可至本校研究发展处网页(http://b005.tcpa.edu.tw/files/11-1005-1063.php?Lang=zh-tw)下载。请将摘要(500字以内)之MSWord档案寄至tcpapress@gmail.com。电子邮件之「主旨」,请注明「投稿:2018戏曲国际学术研讨会」。 六、 联 络 人:黄琦小姐,电话:(02)2796-2666转1147,电子邮件信箱:tcpapress@gmail.com 系统号:C-011842 13、2018年台湾人文学社年会 时 间:2018年12月1日(周六) 地 点: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八楼视听会议室(台北市济南路二段44号4楼) 主办单位:台湾人文学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 联 络 人:E-mail: twhsociety@gmail.com 内容简介: 「分」作为一个概念、操作和过程,可以是逻辑上的否定、事物的归类、生命单位的繁衍、空间与地理疆界的划定…不一而足。「分」,也可能是微差异和剩余无尽的开展,是百家争鸣,或混乱失序。回顾台湾学界理论研究的历程,不论是解构、后现代、后殖民或性别研究一直以「分」(差异)为核心关怀,1990年代后期的批判理论开始谈连结、连带、普世性等议题。不论是南希的「特异多元」(the singular-plural)、德勒兹的「分离和合」(disjunctive synthesis)与绵延(duration),到赛伯格或各物种(人跟机器、人与非人)的差异共生,这样一股由分到合的思想潮流关照物质各自殊异分流,却又在潜态的层次中相互链接,在政治的层次上思考共同体如何使差异以各自样态存在,以及当前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底下的抵抗连结。面对晚近全球各地的「起义」和「占领」行动,我们似乎也需要谈分分合合的问题;台湾当代艺术行动者高俊宏透过《诸众》、《小说》与《陀螺》三部曲所勾勒的「东亚群岛生命炼」反映台湾、东京、琉球、香港、南韩济州岛等地各有历史发展轨迹,却也都被卷入冷战、新自由主义和法西斯城市治理的共同命运之中。大众影像文化则有宫崎骏的动画(诸如《风之谷》与《魔法公主》)刻划出人与自然间的交缠,既分离又彼此相连;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则体现赛德克族各群之间虽同属一个族群却各自为政,甚至与日人勾结的状态,而镰田将军对于「武士道精神竟在此重现」的慨叹表露出日人虽与赛德克族人处于敌对位置,却在战士精神上有所认同。中台关系、南北韩局势、脱欧与全球右倾、多元成家等,也都涉及分合的问题。 我们希望藉由2018年台湾人文学社年会,针对以上研究议题与关怀,就理论、文学、电影、艺术、政治与社会各范畴的分分合合(不限台湾与东亚),与各领域学者进行交流,欢迎个别发表与组队发表(以三至四位讲者为限)提案申请。请于六月底前将个别发表的摘要(500字)或组队发表的提案(整场主题陈述以及个别讲者摘要)寄至twhsociety@gmail.com (邮件主题请标明「投稿2018年台湾人文学社年会」),经筹备委员会审查后,将于七月十五日前公布审查结果。 系统号:C-011944 14、2018国际青年华严学者论坛 时 间:2018年12月8日至9日(周六至周日) 地 点:华严专宗学院讲堂(台北市济南路二段44号4楼) 主办单位:华严专宗学院国际华严研究中心 联 络 人:Tel: (02) 2351-8333;E-mail: huayenyoung@huayen.org.tw 内容简介: 一、会议名称:2018国际青年华严学者论坛 二、会议宗旨: 以「华严学」为主题,广邀大专院校或佛学研究所,已毕业或在学、专攻华严领域的硕博士生发表论文,藉由研讨会促进华严学的学术交流与推广,并提升华严学研究之质量,培养更多华严学者。 三、主办单位:华严专宗学院国际华严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台北市佛教会、国际青年华严学者学会 四、会议日期:2018年12月8日(六)至12月9日(日) 五、会议地点:台北市济南路二段44号4楼讲堂 六、申请资格:在学研究生:大专院校及佛学院所在学之研究生。已毕业研究生:大专院校及佛学院所已毕业之研究生,由指导教授推荐者。 七、研讨会议主题: (1) 华严经论研究 (2) 华严历史与文献 (3) 华严哲学思想 (4) 华严宗与诸宗派思想之比较 (5) 华严艺术与文学 (6) 其他与华严学相关之主题 八、论文发表各类费用: 在学研究生:领慈孝奖学金,博士生新台币20,000元,硕士生新台币15,000元。 已毕业研究生:领发表费新台币6,000元。 ◎境外青年学者投稿经录取,全额补助经济舱来回机票、食宿招待。 九、征稿办法 (1) 截稿期限及结果公告: 截稿日期为2018年8月15日,经审查后,将于9月1日公告审查结果。 投稿时请填妥「2018国际青年论坛个人简历与摘要表」,连同论文全文WORD檔及PDF档于上述截稿日期前E-mail至:huayenyoung@huayen.org.tw。 (注:请一律以繁体中文打字,征文格式模板,请上华严专宗学院研究所网站下载) (2) 已毕业研究生请附上指导教授推荐函。 十、论文注意事项 (1) 论文以未曾发表或未曾正式刊登者为限。 (2) 全文字数以八千字至两万字内为原则(含附录及脚注等全文)。 (3) 会议论文内容一律采“黑白印刷”,请勿使用彩色字型。 (4) 论文发表者请提供WORD檔及PDF文件ㄧ份,特殊字型请附上造字文件。 (5) 发表者论文版权归主办单位所有,研讨会后,将依主办单位规划出版。经录取之与会发表者,须于会后进行论文修改,并于2019年1月31日前,缴交修正后 之论文WORD檔及PDF檔。 十一、联络方式: (1) 地址:台北市济南路二段44号(捷运板南线忠孝新生站2号出口) (2) E-mail:huayenyoung@huayen.org.tw (3) 网址:http://www.huayencollege.org/news/news_2017_12_28/index.php (4) 电话:02-2351-8333 #143,或02-2356-0758 (5) 传真:02-2356-0758 系统号:C-011841 摘自《汉学研究通讯》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