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咸鸭蛋 高邮以及汪曾祺的咸鸭蛋 说到高邮,大家都知道那里出咸鸭蛋,而且双黄者甚多。汪曾祺先生一听到别人说“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大概就暗自发笑,心里嘀咕:“好像我们那里就只出咸鸭蛋似的!”他接着道来:“我们还出过秦少游,出过散曲作家王磐,出过经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父子。” 说实话,我和朋友去高邮,主要是为了看看汪曾祺的老家,看看他笔下的风土人情。当然,高邮的美食也是诱惑我们前去的另一个缘由。汪曾祺绝对是中国现当代最好的作家之一,他和孙犁是我心目中的双璧,尽管两人的个性、风格、观念很不一样,但殊途同归,都达到了艺术上的至高境界。去高邮前,重读了他的小说《异禀》《大淖记事》《受戒》《八千岁》《小娘娘》等,真是水粼粼加上水灵灵。我到高邮湖和大运河高邮段一看,就明白汪曾祺的文字和故事有着怎样的来历了,老先生在最艰难和最得意的年代,都是从容淡定的,“智者乐水”,是有道理的。有的作家心里有一团烈火,要燃烧;汪曾祺不是这样,他心里有一泓清水,想流淌。所以,他活得浩荡开阔、有情有趣,也特别喜欢吃吃喝喝。他在《异禀》里写到高邮的熏烧摊子(熏烧就是卤味),特别介绍蒲包肉的做法:“蒲包肉似乎是这个县里特有的。用一个三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里面衬上豆腐皮,塞满了加了粉子的碎肉,封了口,拦腰用一道麻绳系紧,成一个葫芦形。煮熟以后,倒出来, 也是一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葫芦。切成片,很香。”蒲包肉,在别处确实吃不到,到高邮的当晚,我们在一家当地的淮扬菜馆点了蒲包肉,配上啤酒,很是受用。 汪曾祺成了高邮的一张名片,文游台里建立了汪曾祺纪念馆,另外竺家巷还有汪曾祺故居,不过当年的格局荡然无存。汪曾祺同父异母的妹妹(比他小20岁)住在里面,他妹妹非常和善,长得也像汪曾祺,她对我们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哥哥想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写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帝》,但未能实现。”还好,没写成。汪曾祺拿手的是笔记体的短篇,长篇非他所长。 高邮在扬州的上面,大家都一窝蜂去扬州旅游,把高邮忽略了。再说,高邮不通火车,如今高铁时代,火车开不进来,就吃亏了,但吃亏也可能是福,高邮还保留着最传统的早餐,来吃的几乎都是本地人,不像扬州的早餐店里挤满了游客。我们在高邮住了一晚,就是为了享用第二天的早餐。一大早,我们去了“张记酒楼”,两个人点了五丁包、五仁烧卖、大蒸饺、阳春面、油糕、黑芝麻包,全是手工现做,需要等候一段时间,但值得。小城的慢节奏,成全了美滋味。这一餐,深烙在我的记忆里,成了我早餐的最高典范。高邮还有盂城驿、镇国寺塔,两处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