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咏哥走好:增加生命的密度 活在当下

http://www.newdu.com 2018-10-30 腾讯儒学 杜炎玉 参加讨论

    文/杜炎玉
    昨天,一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震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因病逝世,年仅50岁。
    
    李咏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对于80后、90后的人来说,李咏这个人再也熟悉不过了,从《幸运52》到《非常6+1》,从春节联欢晚会到元宵晚会,都有他的欢声笑语。
    就是这样人,这个一辈子逗我们笑的人,这次让我们哭了。
    世上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阻止的,死亡,便是其中之最,无论是别人的,还是我们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一句经典语录:“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不分国界、无论古今的。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无法阻止,那就选择回避吧!如果回避能够解决问题,那就不会有“问题”二字存在了。
    所以,我们不仅不要回避,还要像古往今来的那些“真正的勇士”一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更何况,我们的人生也不一定会惨淡。
    生与死,伴随着无数人生,也贯穿一部历史。
    
    每个人都无法回避死亡,唯有向死而生(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个问题在先秦笼罩于浓厚的哲学氛围之中。《庄子・达生》载:“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生,我们不能推却;去,我们也不能阻止。但是其实,“存亡更在于心之所措耳”,生死不过是心的生死,如此看来,天下原本也就没有什么生死之事了。
    庄子也确实如此奉行了,他妻子过世的时候,他不但没有哭,反而鼓盆而歌。庄子用一种哲学的方式消解了死亡的阴云。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这句话是西晋名士王戎说的,很能代表他那个时代的观点。
    魏晋之际的生死观带着一缕淡淡的哀伤。那个时候,战事不断,“名士少有全者”。
    魏晋时人对死亡的体会远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刻骨铭心:“人行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面对这个无解的问题,魏晋时人通过两种方式与之周旋:一是用药增加生命的长度。那个时候的人对炼药、吃药等养生之事都情有独钟,如嵇康写过《养生论》,葛洪的《抱朴子》和《金匮药方》更是面面俱到。
    二是增加生命的密度。那时的人注重活在当下,而且不重虚名
    
    竹林名士,不愿同流合污,任性逍遥(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他们喜欢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里,到兰亭下饮酒赋诗;他们会为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甘愿放弃高官厚禄。张翰的这句话就很有代表性:“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到了唐朝,生与死的问题多了更加豁达的气息。李白直言:“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天地,不过是万物暂居的客舍;时间,也不过是古往今来的过客。死与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如此纷纭变换,开心的日子又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火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
    还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不止一次表达他对生与死的态度,而这种表达,是承上启下的,既是对唐以前生死观点的总结,也是对唐以后如何对待生死的指引。
    我们都知道,世上并没有长生不老药,吃药也不会延长寿命——万一吃错了还会把人给毒死,反而是那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活出了真正的人生。就像李白说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生有何欢,死有何惧。呱呱坠地时,我们可以鼓掌;人去楼空后,我们可以感叹。如此而已。
    
    来不扼,去不可止。只有珍惜当下,且行且珍惜(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不是惧怕死亡,也不是贪图享乐,我们只为活在当下,活得平淡。无论外界如何变幻,平淡,总是山高水深。
    让我们一起用“非常6+1”的手势,和咏哥告别,与生活牵手,向未来挥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