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最治愈的地方是厨房 人生不过柴米油盐

http://www.newdu.com 2018-10-30 腾讯儒学 崔晓明 参加讨论

    文/崔晓明
    人生不过一蔬一饭、柴米油盐。在厨房的烟火气里,那是家的味道。人们在厨房里治愈心灵,看到通透的人生。
    随着外卖业的兴起,人们不需要买菜、洗菜、做饭、洗碗,只要拿手机下单,外卖便会轻松送上门。家中的厨房常年没有烟火气,冷冷清清。
    
    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每天忙着上下班,很少会用到厨房(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而我们的胃被各种美味的外卖填满后,精神也像家中的厨房那样,冷冷清清。
    当我们回到老家,褪去了异乡的风霜,在厨房陪着父母做了一顿饭,看着灶台上烟火升腾,闻着炒锅里的滋滋香气,才明白,厨房,是最治愈的地方。
    它能够治愈城里游子孤独的胃,能够让我们在外面经历了风雨,回家能吃上热乎的饭菜。
    在异乡吃到家乡菜,是最温暖的存在。
    南宋靖康之变后,金兵侵占了开封,无数难民被迫离前往南方逃难。一个叫宋五嫂的人,与家人离散,随着逃难的百姓来到杭州。她做得一手好鱼羹,在开封特别受欢迎。
    安定下来后,她在西湖边照例以卖鱼羹为生。宋五嫂思念亲人,于是创作了一道新的鱼羹,这道菜的关键是把鱼骨全部剔除干净。
    她希望吃这道菜的人能记住家国离难、百姓不能团聚的事实。熟悉的北方风味,让逃难到此地的北方人缓解了思乡之苦,也让他们想起了被金兵侵占的故土和家园,也激发了他们恢复中原的斗志。
    
    现在不用再抗金了,但是“宋嫂鱼羹”这道美味却一直流传下来(资料图 图源网络)
    出门之前,和父母学做几道菜吧,这样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丢了家的味道。
    中庸之道,尽在厨房之中。我国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一道看似简单的菜,要想做得五味调和、不咸不淡,实属不易。
    袁枚的《随园食单·调剂须知》,讲述了调味品的使用方法。“有物太腻,要用油先炙者;有气太腥,要用醋先喷者;有取鲜必用冰糖者……”
    通过不同调味品的运用,既可去除食物原料中不良气味,也可发挥食物原料本身的鲜美之味。不同调料的搭配,搭出来的是平衡。所谓成长,就是与世界和解的平衡。
    一年到头,最盼望的,就是过年的团圆饭。
    辛辛苦苦打拼了一年,为的就是回家过年,与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在中国人心中,团圆饭代表着全家的团圆与幸福。
    
    年夜饭不仅仅是仪式,也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古代,官府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圆饭在古人心中的地位。这天的厨房一定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远归的游子在厨房,边为父母打下手,边陪着父母聊天,要把积攒一年的话都说完。
    这一天,无论这家是穷是富,都会把最好的食材拿出来,做出一年中最丰盛的一桌菜。
    午夜时分,一家子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觥筹交错,把酒言欢。无论是北方的饺子,还是南方的年糕,诉说的都是亲情与团圆。
    小时候,父母说要教我们做菜,我们总是百般推脱,以为学习好就行了,长大了考上重点大学,找到好工作,什么样的饭菜吃不到?
    长大了方才懂得父母的一片苦心。学会了做菜,就可以在漂泊不定的生活中,随时进入厨房,给自己做一顿安心的饭菜,让厨房的烟火气与食物的香气驱散孤独,在厨房满血复活后,接着出去打拼。
    
    厨房是家里最温暖的地方,温暖我们冰冷的心(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生不过一蔬一饭、柴米油盐。在厨房的烟火气里,那是家的味道。人们在厨房里治愈心灵,看到通透的人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