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晓明 一代宗师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令我猝不及防。 金庸先生的逝世,牵动了一代人的心(资料图 图源网络) 很快,朋友圈被悼念金庸的文章刷屏,人们都在感叹,金庸走了,武侠时代从此终结了,江湖从此安静了。 或许,成长就是,曾经陪伴我们的人,一个一个地离去。 在我家的书架上,还摆放着半年前购买的,于2015年出版的《金庸传》。纵观金庸先生的一生,足迹深浅,皆为书香。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于名人辈出的浙江海宁。他家藏书丰富,光是书房就有三间。 父亲查枢卿极度热衷于购买小说,哥哥爱好各种新文艺作品,购买了世界各地旅行记等书。受家庭影响,金庸也对书籍如醉如痴,很小的时候就在祖父留下的《海宁查氏诗钞》雕版堆里边玩耍,边背诵上面的诗词。 低年级时,他喜欢看《儿童画报》、《小朋友》、《小学生》等“小书”,稍微大一点,他就看内容更丰富、更吸引人的章回体小说等“大书”,家里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儿女英雄传》、《封神演义》等书都被他读了个遍。 这些书不仅增加了他的知识,还形成了他独特的见解。 传统章回体小说,对金庸创作武侠小说有很大帮助(资料图 图源网络) 金庸家里男性长辈喜欢读书,女性长辈也一样。成年后的金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小时候母亲和她的姊妹、姑嫂们非常爱读《红楼梦》,大家常常比赛背诵回目和书中的诗词,赢了的可拿一粒糖。 幼年的金庸在一旁听着,觉得枯燥无味,但从母亲手中接过一粒粒糖果,感觉兴趣盎然。正是糖果的诱惑,吸引着金庸去背诗词。 除了读家里和学校图书馆里的书外,金庸还经常到外面租书来看,接触了很多家里没有的藏书。 他从外面的书摊看到了更大更精彩的世界,内心也越来越不安分。他的心里不再仅仅是自己生活的小镇,而是海宁,中国,甚至是世界。 金庸八岁时,接触了第一部武侠小说《荒江女侠》。刚一接触,他就被深深吸引住了。那曲折的情节、奇异的招式、新鲜的景物、紧张的打斗场面,像一只只手,拉着少年的心,令他如醉如痴、情不自禁往下读。 金庸很早就进入了武侠的江湖,感受武侠的世界(资料图 图源网络) 金庸求学的时代,正是战乱的年代。在昏暗简陋的教室里,在敌机来袭的危险中,在刺耳的空袭警报里。在初三那年,他和两个同学合编了一本书《献给投考初中者》。 这是他的第一本书,由于定位准确,颇为畅销。他从小到大,一路学霸。后来,他考上了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系。再后来,《大公报》在全国招两个译电员,三千多人报名。金庸成功被录取,不久被报社派去香港。 35岁那年,金庸拿着8万港币自立门户,创立《明报》,凭着他的一支如椽妙笔,凭着《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等武侠小说撑起《明报》大业,金庸的名字也从此成为“金字招牌”。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书房也越建越大,阅读量令很多人望尘莫及,甚至与之齐名的古龙也甘拜下风。 金庸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长子查传侠自杀后,他开始浸淫于佛经之中,中文的、英文的全读,循序渐进地读。佛法解决了金庸心中的大疑问,使他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 金庸一生与书结缘,晚年也沉浸在书海中(资料图 图源网络) 金庸在耄耋之年时,生活也十分有规律。每天黎明即起,在跑步起上边慢走边看晨早新闻,15分钟后用早餐。上午有选择地读书、浏览报纸,中午看看电视,下午有需要的话就出去会客,不出去的话就在书房看书。 金庸的一生,秉家族之情,扬诗礼之风,勤勉读书,笔耕不辍,终成一个令人瞩目的传奇,一个传颂不息的神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