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诚 10月30日下午,武侠小说迷心目中的泰斗——金庸先生,在香港安详地逝世了,享年94岁。 金庸的离世,是武侠迷们心中永远的伤痛(资料图 图源网络) 对于喜爱武侠小说的人来说,不管属于哪个年龄段,金庸这个名字是无法绕过的。他的作品曾被誉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 从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到最后封笔的《鹿鼎记》,金庸共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他曾为此写了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个字代表他的一部武侠小说,另外还有一部《越女剑》。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该如何度过?”老先生回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想来他已经得偿所愿,在高寿之龄安然地走了。人们却难免心痛,唯有祝愿他一路走好。 仅从小说方面来讲,金庸武侠小说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无可比肩的畅销书,在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同时也掀起学术界对其进行研究的热潮。这些作品都被港台和内地拍成了影视剧,有的被多次翻拍。 《射雕英雄传》无疑拥有最多的观众和读者,多少人通过这部作品知道了儒侠郭靖,知道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侠义精神。 《射雕英雄传》翻拍率非常高,造就了许多明星演员(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多少人听着豪迈激昂的《满江红》,不由得翻开各种历史资料,仔细去了解岳飞生平、靖康之耻和襄阳守城。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有很多读者首先通过阅读金庸的武侠小说,知道了相关历史人物、故事、知识或书籍,然后对其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典籍中的详细记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学习、查询、研究中华传统文化。 就这一点来说,他的武侠小说对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功不可没。 不论是乔峰“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舍生取义英雄气概(取自《孟子·公孙丑上》),还是阿朱、阿紫的名字来由(取自《论语·阳货》)。 不论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所蕴含的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取自《尚书·洪范》),还是“降龙十八掌”中“潜龙勿用”、“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招式(取自《周易》)。 不论是笑傲江湖的令狐冲与任盈盈(取自《道德经·四十五章》),还是持剑喋血的夏雪宜(取自汉乐府《上邪》和《淮南子》)、何红药(取自宋姜夔《扬州慢》)。 不论是狂放深情的杨过所取名字的寓意(取自《左传·宣公二年》),还是出尘脱俗的小龙女为情跳崖入寒潭(取自《庄子·逍遥游》和《山海经·中山经》)。 金庸的武侠小说,与传统文化有莫大联系(资料图 图源网络) 金庸小说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传统文化的元素,诉说着历史故事,揭露人性的卑劣,赞颂人性的光辉。提倡和平、友好、互助;重视正义和是非,反对损人利己;注重信义;歌颂纯真的爱情和友谊;歌颂奋不顾身地为了正义而奋斗。 正因如此,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11月第一次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首次选入了金庸《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和王度庐《卧虎藏龙》的部分内容,取名为“神奇武侠”。 2008年的曲阜祭孔大典上,金庸先生撰写了祭文,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部分内容: 为政以德,气正风清,有教无类,修齐治平。国之将兴,听命于民,博我以文,删正六经。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为之不厌,不倦诲人。 今我立国,秉承遗教:忠孝首善,礼法持恒,中道不倚,和恕宽容,以和为贵,华夏一统,万邦和谐,世界和平。盛世再现,小康初成。见利思义,仁为己任,中和至德,自强不息。 金庸小说里的武侠精神,和中国精神息息相关(资料图 图源网络) 10年前,金庸先生写下了这篇祭文,谈了国泰民安、盛世再现、北京奥运、世界和平,谈了写祭文的原因、谈了孔子的丰功伟绩、谈了今天对孔子思想的传承。 10年后,我们回顾他留下的武侠小说,回顾他对弘扬传统文化所起的作用,缅怀金庸先生。 白鹿碧鸳仍映眼,世间再无金大侠! 大侠走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