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郭齐勇】怀念梁漱溟先生

http://www.newdu.com 2018-11-03 儒家网 郭齐勇 参加讨论
郭齐勇

    作者简介:郭齐勇,男,西历一九四七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暨国学院教授、国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专长为儒家哲学与20世纪中国哲学。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儒学之精神》《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学与现代化的新探讨》《熊十力哲学研究》《熊十力传论》《守先待后》《文化学概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等。
    

    怀念梁漱溟先生
    作者:郭齐勇
    来源:《长江日报》1988年7月10日副刊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五月十五日辛卯
               耶稣2018年6月28日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日于北京木樨地二十二号楼梁宅
    梁漱溟先生6月23日在北京逝世。惊悉噩耗,不禁潸然堕泪。近几年数次拜晤,多承教诲,其情其景,历历如在目前。
     
    1984年3月,为研究熊十力先生哲学思想,搜寻有关资料,我曾冒昧地给梁老写信,表示了拜访的意向。没想到,几天之后就收到梁先生的亲笔回函。信中说:“我曾写有《读熊著各书书后》一文,又编有《熊著选粹》一册,如承足下来京面谈,自当奉以请教也。”信用毛笔写在两张白笺上,字迹工整,笔力苍劲,很难相信它是出自一位历经坎坷的九十一岁老人之手。
     
    4月1日,我与李明华同志在木樨地一幢大楼的九层楼上首次探访了梁先生。居住在这里的大约都是落实政策的对象,梁老的芳邻就是丁铃夫妇。先生记忆力很好,蔡元培治下的北京大学的风貌,陈独秀、胡适之、熊十力的轶事,先生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梁老个子不高,清瘦,但很有精神。先生祖籍桂林,却生长在北京,一口京腔,说话一板一眼,铿锵有力。颇有意思的是,他不喜欢人家打断他的话,一谈两小时,毫无倦容。
     
    丙寅九月初九梁漱溟先生寿诞日于梁宅
    以后我每次去京,必去梁府拜望。他给我详细讲了早年参加同盟会,与陈独秀、胡适之辩论东西文化,为李大钊治丧,在河南、山东做乡村建设,赴香港办《光明报》,两度赴延安,筹建民主同盟,调查李公朴、闻一多血案等经历。解放初期,毛泽东很念旧,常常把他和章士钊先生等请到中南海聊天,往往要谈及杨怀中先生。梁先生还与我谈到1953年他与毛泽东的一场很不愉快争论的始末……
     
    梁先生给人以一种巨大的人格上的感召力。1974年“批林批孔”期间,他竟发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的报告,遭受批判时,脱口而出的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把这种刚直的风骨,独寻真知的正气,不附和平庸的多数的意志力,留给了中国人民。梁先生遇事豁达,宠辱不惊,什么时候都没有失去心理的平衡,且又事事认真。迄至晚年,写一篇纪念与他交游近半个世纪的老友熊十力的短文《纪念熊十力先生》,也不肯应景,一定要批评熊先生理论上的不周密之处,否则他便认为对不起学术事业!
     
    我是一个外地青年学子,与梁老素昧平生,却得到他六次接谈,亲赐旧著原版《中国文化要义》和新著《人心与人生》,并亲笔为拙著《熊十力及其哲学》题笺。由是可见其为人。
     
    1985年梁先生为郭齐勇著《熊十力及其哲学》题笺
     
    1985年梁先生为首届熊十力学术讨论会题字
    去岁重阳,北京初雪,香山红装素裹,我随萧萐父教授出席中国文化书院主办的庆祝梁先生九五初度和从教七十周年暨学术讨论的国际会议,得以与海内外学者谠论梁学,纵横中西。不想那次在香山饭店与梁老相会,竟成诀别。今音容永隔,不禁抚然。(附1987年重阳节中国文化书院于香山饭店举行讨论梁漱溟先生思想国际会议组图)
     
    在香山饭店内,左起:郭齐勇、萧萐父、林毓生等
     
    香山饭店大门,左起:郭齐勇、张立文、杨宪邦、石峻、虞愚、萧萐父、金春峰
     
    香山,左二起:陈俊民、周策纵、萧萐父、郭齐勇等合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