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博成 冬,最初是指先民系绳记事的绳结,其本义是终结,后来才借指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说文解字》中载:“冬,四时尽也。”立冬是八大节之一,标志着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 万物收藏、规避寒冷。(资料图) 虽然天文学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但从气候学方面来说,我国还要推迟二十天左右才会入冬。这时华北地区已现初雪,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到了华南地区却依旧艳阳高照,鸟语花香、青山绿水。古人观察到立冬时节水开始结冰、大地开始上冻,最有意思的是“雉入大水为蜃”。“雉”指的是大鸟,“蜃”为大蛤。现在我们知道冬季一些鸟会南迁,但古人不明所以,他们观察到立冬之后大鸟几乎销声匿迹了,然而在海边却出现了外壳与大鸟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误以为雉变化为蜃了。也正因古人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才为我们现代人留下了有趣的文学作品。 初冬来临,人们享受着温暖之际,也要惦念着逝去的亲人。(资料图) 古人很重视立冬,天子要提前三天开始斋戒,还要在立冬这一天亲率三公九卿大夫来到北郊迎冬。回来之后,还要抚恤孤寡之户,赏赐那些为国捐躯之人的家属。虽然立冬时节太阳渐离地球,但国家不会让百姓觉得人情世态亦如气候般寒冷。天子还会在立冬日“赐袄”“赐帽”,大家穿上了新衣服,算是一个更换冬装的“寒衣节”。在这样重要的日子里,人们更是会记挂着逝去的亲友。明清时期记载岁时习俗的笔记有相关的叙述,尤以《帝京景物略》中描述较为详细,初冬来临,人们享受着温暖之际,也要惦念着逝去的亲人,“夜奠而焚之其门”,“如寄家书然”,“曰送寒衣”。 储冬菜是北方立冬前后又一道特别的人文“风景”,《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宋代“立冬前五日,西御园进冬菜……于是车载马驮,充塞道路。”自古以来,冬季本就没有什么蔬菜,所以上至官禁,下至民间,都要在冬季真正到来之前储存好一冬食用的蔬菜,尤以大白菜需求最大。在乡间可以把菜储存在地窖,而城中民居的墙根下、窗台上,也随处可见散发着清新香味的白菜。现在市场物资充裕丰富了,人们也不用再成百上千斤的储菜。 经过腌制的白菜不仅能提升消化功能,还可以缓和蔬菜的疏通升发功能。(资料图) 在古书中白菜有着自己的雅称——“菘”。食用部分主要是茎叶,甘温而无毒,《别录》中将其列为上品。“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谷为助,五菜为充。”五谷是充养机体的基础,五畜有很好的补益作用,水果和蔬菜可以帮助消化积滞。蔬有疏通之意,能够疏通胃肠消化道的阻塞和血脉内的凝滞。而菘在陶弘景的时代就已经是一种最为常食的蔬菜了,《本草纲目》中还列举了其很多功效,“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消食下气……和中利大小便”。经过腌制的白菜不仅能提升消化功能,还可以缓和蔬菜的疏通升发功能,保持着冬天闭藏的本性。 以现下的生活条件来讲,温饱已经不是问题了,每天饭桌上有些鱼、肉也不足为奇。现在人们提倡吃绿色蔬菜,而吃菜也是有讲究的。首先要吃应季的蔬菜,反季节蔬菜会给身体错误的信号,误以为天气暖和了,要升腾升发了,腠理会打开,而外部环境却依然是严寒冰雪,非常容易生病。再者最好吃本地自然出产的蔬菜,这样既可以避免反季节蔬菜,还可以避免因吃异地食物引起的水土不服的症状,再有自然产出的蔬菜较温室中的蔬菜还会多一些自然之气。 冬季是封藏的季节,藏精藏气。避免严寒,保持温暖,为春季生气做好准备。 (编辑:如风)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博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