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好的时光, 便是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于是那一寸一寸,数得过来的时光, 我愿定格在宣纸上,用笔墨书写着自己的 ![]() 中国书法, 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现在, 按照书体将书法分类的话, 一般分为五大书体: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今天, 我们不看其他, 只谈楷书。 小楷因为其精致、隽永、便于上手的特点,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那么, 如果想要从入门—上手—精通的话, 应该选择哪些小楷字帖呢? 今天, 书画君为大家推荐的这些“经典”你不可错过! ![]() 当然,至于学习哪家,还请诸位自行定夺。 1、文征明小楷《千字文》 明代书法家文征明, 兼善行草诸体, 而以小楷造诣最高。 其小楷主要取法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 及钟繇《宣示表》、王献之《十三行》, 并有机融入唐代虞世南、欧阳询等笔法, 精细工整,劲秀俊雅, 至八十岁后的小楷尤见功力。 《千字文》为南北朝周兴嗣所作, 与《三字经》《百家姓》并称为 “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 同时也是历代名家的日常练笔之作。 文征明此幅小楷, 法度严谨,一丝不苟, 可谓是后世临摹师法的精品力作。 ![]() ![]() 2、钟繇小楷《宣示表》 《宣示表》, 故宫博物院藏,著名小楷法帖, 原为三国时魏钟繇所书,真迹不传于世。 只有刻本, 一般论者部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 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 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 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 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 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 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 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 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 ![]() ![]() ![]() 3、钟繇小楷《荐季直表》 钟繇《荐季直表》 书于魏黄初二年(221),楷书, 书时钟繇已七十高龄。 此表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表奏。 原墨迹本于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时 为一英兵所劫。 后辗转落入一收藏家手中, 又被小偷窃去埋入地下,挖出时已腐烂。 幸有一照片留存。 明代刻入《真赏斋帖》, 清代刻入《三希堂法帖》,列诸篇之首。 此墨迹本自元代现世以后,得到极高评价。 如名人王士贞认为, 有了《荐季直表》“天下学钟者, 不再知有《淳化阁》(指那些刻本)”是有道理的。 ![]() ![]() ![]() 4、王羲之小楷《黄庭经》 《黄庭经》, 王羲之书,小楷,一百行。 原本为黄素绢本, 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 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郎之意态。 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 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 因知其爱鹅成癖, 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 作为写经的报酬。 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 高兴地“笼鹅而归”。 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 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 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经》了。 ![]() ![]() ![]() ![]() 5、王羲之小楷《乐毅论》 《乐毅论》共四十四行,小楷。 是王羲之的楷书书法作品。 原作者为夏侯玄,真迹早已不存, 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 一说唐太宗所收。 现存世刻本有多种, 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 ![]() ![]() 6、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 体势秀逸,笔致洒脱, 清杨宾《铁函斋书号》认为 “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 从《洛神赋》(十三行)中可看出, 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 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 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这本刻帖中的字用笔挺拔有力, 风格秀美,结体宽敞舒展。 字中的撇捺等笔画往往伸展得很长, 但并不轻浮软弱,笔力运送到笔画末端, 遒劲有力,神采飞扬。 字体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中, 又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 字的大小不同,字距、行距变化自然。 ![]() ![]() ![]() ![]() ![]() ![]() 这么多经典小楷名作, 不知道大家的思绪 是否还沉浸在这些书法家的笔墨之中, 回味无穷.... 你们最喜欢的是哪部名帖? 欢迎与书画君分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