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内心中的“毒液”,正是我们修真的力量

http://www.newdu.com 2018-11-19 腾讯道学 清虚道人 参加讨论

    文/清虚道人
    由好莱坞摄制的科幻电影《毒液》正在院线热映,电影讲述了一个来自外星的生命“毒液”以寄生的方式附着在地球人身上,通过控制地球人行为意识的方式,去实现毒液与寄生体之间的和谐共存。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外星生物的毒液并不懂得地球世界的文明规则,它只是凭借着个人喜好而对寄生体进行控制,并对人类世界造成了诸多破坏。最后,通过人类主体和寄生毒液之间的相互磨合,二者一起努力避免地球遭受更大的灾难。
    
    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阴阳与善恶的共生体。(资料图)
     这只是一部幻想类的影片,若从道学角度观察,会发现影片讲述的内容正是人们修真的方法。道教以阴阳作为世间万物的根基,万物有阴有阳、有内有外、有善也有恶,但阴阳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且泾渭分明的。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阴阳与善恶的共生体。如果把这部电影中人类的角色作为阳来看,那寄生其内的毒液便是阴的代表,若把人类与毒液相互剥离,即是对阴阳一体共生的分裂,那么二者谁也不可能完成最后的大举。毒液与人类的角色本是善恶一体,二者相互影响并相互成就的过程,象征的正是宗教修行之去恶存善的本质。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具有内在的“恶”,道教保留的诸多修行法门,意在使你我一介凡人内心中可以萌生一丝善念,进而把这份慈心与悲悯施加于万事万物,从而达到“常与善人”的合道之举。
    
    修真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在于修自我,而不是用自以为的善恶是非去判断他人的对错。(资料图)
     向善自古以来便是道教的宗教主题之一。在大众的理解中,劝善便是劝导人们做好事,以此去积累个人的功德。这只是对道教之“善”浅层次的解读。道教之“善”,首先出于每个人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即先要明白自身其实是善与恶的综合体,既能够看得清自己所能施予的善念善行的力度和多寡,又能够知晓内心中的恶念究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会被激发。只有清楚了界限在哪里,才不会被一己执念操控,更可以避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审视他人。修真的最初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在于修自我,而不是用自以为的善恶、是非去判断他人的对错。一旦被执念捆绑,最终的结果便只会如同影片中的反派一样,看似满口都是仁义道德,却只是把自我凌驾于众生之上,忘却了“以百姓心为心”才是道法自然的根本出发点。
    
    “真”之所以需要去修,正在于每一个人其实都已经被后天的体制困束。(资料图)
     每个人都是善恶的共生体,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去正视并审视身中之恶。恶,并非专指对他人产生伤害的言行,其在广泛意义上更指向于被名色财欲而沾染了的内心。心中一念起,便已经是万善、万恶的开端了。修行中尤为强调静心,即放下所有对善恶的执着,让内心回归于最原始的平静,只有在此时才能内观到真实的自我是什么模样。正如道祖所言水之德性,其在平静的时候才可以把所有的杂质沉淀下去,从而反照到每一种世间光景的本然之相。静心以修真,以清静之态反照到每个人的内心,唯当忘却善恶与执念,才能发现自我的本真。“真”之所以需要去修,正在于每一个人其实都已经被后天的体制困束,我们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都是利益思考之后的产物。而一旦加以思考,便难以逃脱对是非曲直的误读,这实为脱离了道之自然的范畴。
    
    只有能够“忘”掉自我,才能真正与万物同尘、与道合真。(资料图)
     因善而修真,还要再强调一个字,即曰“忘”。首先要忘却人间的是非,让一切行为始发于自己的初心;其次要忘却自我,让一切行为都与自身的执念没有关系。《毒液》电影最后有一个场景,是在讲人类与毒液合体之后对便利店抢劫事件进行拯救,这时的善则变成了他们的习惯使然,而非是出于思考之后的利益抉择。为善,不是为了求名、求功德,而是出于一颗慈爱众生的心。若把为善变成了与功德利益的交换,从修行上讲,这依然是被自身的欲望控制,那么这样的善在本质上其实是恶的另一种表现。道教修行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即是去欲,去掉个人的欲望,返归天地大道的本然。只有能够“忘”掉自我,才能真正与万物同尘、与道合真。
     电影中的毒液虽然是从外星来的生物,但代表着另一个自我的“毒液”始终存在于你我内心深处。修行,要做的是正视自己的内在,不论其究竟偏向于善、还是偏向于恶,它都是最真实的存在。而只有在正视、内观且自省的基础上不断精进,才可以把内在与外显合二为一。修行是要从红尘中实现超越,从做一个内功外行兼具的上善之人开始,使日常的一言一行都附加上修真的要义,待到拨清人间迷雾,方悟我道之真究竟为何!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清虚道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