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虚道人 凡信奉道教者,皆知道教“三宝”。在道教中“三宝”有诸多称呼,其曰道经师,又曰慈俭让,亦有精气神。面对这些差别,初学道者往往容易混淆三宝的内涵,不知该遵循什么样的法则去修行。其实,在道教不同三宝名号之间本来便有内在的、本真上的关联性。 这便是道祖所提出的道之“自然”的属性。(资料图) 道教以道为教化,其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由道化生而来的,万物皆在道中。但因为道具有杳冥、无为等特性,它本身又是很难去感知的一种存在。基于道的这一特殊属性,道祖在《道德经》第一章便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论点,意思是大道需要通过阐述才能被人所理解,但因为世人众等存在个体上的差异,所以其理解的道又是互不相同的。这便是道祖所提出的道之“自然”的属性。每个人的道不同,所以无法直接用道祖所言之道来衡量诸辈后人所修之道。在此基础上,就使修道人皈依道经师三宝具备了非常现实的意义。 衡定一个人是否具有道教信仰,最基本的前提是他是否已经皈依道经师三宝。《脉望》卷二中记载曰:“教有道经师宝。道宝,太上三尊也;经宝,三洞四辅真经也;师宝,十方得道众圣。”《道教义枢》卷一中记载为:“一者道宝,二者太上经宝,三者大法师宝。”道宝乃是太上无极大道,经宝是道教三十六部尊敬,师宝则曰玄中大法师。道经师三宝代表的是由杳冥之道、至阐道之经、再到述经之师三者之间一脉相承的系统性。从师而学经、从经而悟道,这又是后辈学人从后天之身返修先天之真的过程。 这便是道祖所提出的道之“自然”的属性。(资料图) 在道教三宝信仰中,道经师宝三宝是一切修真的基本前提,其不仅点明了学道所必需拥有的道脉传承,更用简单三个字为众人指出了内观自身之道的方法和方向。在皈依道经师三宝的前提下,道祖所言“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以及身中精气神三宝,则分别是从修行的性功和命功处着手,乃是实现具体性命双修的炼真功夫。道教修行脱离不开身心二字,其总法门又皆归于一个“道”字。修行又称修道,是在通过对无待之心性的明证和对有形之肉体的逍遥两方面的修证,进而去参透我道之“自然”究竟为何。 从心性上来说,道教所推崇的慈悲、仁爱、朴素、真一等精神,皆源于道祖提出的慈、俭、让三宝。再去追根溯源,则又与无为、自然之精神相契合。慈,是指修道人应该对天地万物保持“常善救人”的慈爱与悲悯的精神,通过“善利万物”的方式来使四生六道都能有机会听悟道法。普度众生,这是宗教所具有的社会担当。俭,一方面是对道人物质生活的约束,另一方面则是对内心欲求的检点。道教提倡少私寡欲,唯有减少对外在欲求的追逐才能内返其心,不因五色、五声、五味等外物而动摇了心中真常。于此,也就顺延出了“让”字所具有的不争、不欲、不求的意蕴。 道教所推崇的慈悲、仁爱、朴素、真一等精神,皆源于道祖提出的慈、俭、让三宝。(资料图) 修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的标准,其中心主旨不离无为和自然,其妙用在于守雌和不争。在万物无常变幻的世界中能够守得住自我恒常,这虽是心性上的修行,却也与肉体上的炼养一脉相传。道教以长生为贵,此必然要求修道者减少对身体精气神的损耗。心性上的无为清静,精气神此身中三宝所构成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合道的完整的修炼体系,则与道祖提出的“复归于婴儿”之理念相一致。道家修行,讲究从后天返先天,人生来之时乃是精气神具足的形体,生命的衰老至死亡便是精气神日渐损耗的必然结果。人们因不能把控自身欲求而放荡形骸,所以才会在世事浮华中沉沦不朽。道教以长生得道为终极追求,想要实现与道合一,便要从后天之形神入手,通过敛心去欲、内调外养的方式来保证自身精气神三宝的充盈,从而进一步求证以合道真的法门。 慈俭让与精气神之两种“三宝”,虽然讲说的是不同的修炼主题,但二者仍然是以道经师三宝的教诫为依托。道教对三宝的定义,其以道宝为核心,慈俭让与精气神乃是道在人间修行的不同教化形态。既言谈到具体的性命修行事,便不能脱离师宝与经宝的指导意义,更不能离开大道而妄谈。从宗教意义上说,对三宝的违背,便是在弃真就伪,是脱离了万事万物基本的规律和规则。若如此,一切修真事都只能变成痴愚者的妄谈。 (编辑:如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