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良知本体 真正的长生不老丹

http://www.newdu.com 2018-11-20 腾讯道学 行苇 参加讨论

    文/行苇
    良知丹说缘起
    众所周知,内丹修炼是道教修真证道的重要途径。所谓内丹道,是主张以人身为鼎炉,以精气神为药物,加以锻炼修养,使其转化为金丹法身,以达至得道成仙的理想。
    其中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注意:一者,何者为丹,如果真如有的人所理解的,丹是由所谓精气神凝结而成,那就意味着此物是因缘结构而成,是组合体,就不能永存不灭。
    二者,修炼丹道的精气神,三者之间究竟是何关系?各派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如以重阳祖师和北七真为代表的全真道北宗,认为“本来真性号金丹”,强调明心见性,认为“大道以见性为体,以养命为用”。
    
    内丹亦称“还丹”、“金丹”、“内金丹”、“大丹”,为道教重要的炼养方术(资料图)
    而以张紫阳为代表的南宗则注重精气神的锻炼,强调“得道者,皆因炼金丹而得”,要求“好把真铅著意寻,莫教容易度光阴。但将地魄擒朱汞,自有天魂制水金。”
    虽然二家后来合流,但并未在理论上解决重性与重命两种倾向的矛盾。而这种回答的含糊不清,就造成两种后果,一是求道者摸不着头绪,空费精力光阴。二是流于精气搬运,使修真之道堕落为养身技术。
    精、气、神三位一体
    由元入明后,全真道因受明王朝压制走向沉寂,以斋醮符箓见长的正一道兴盛,相关讨论也就几乎付之阙如。直到明末清初,这个问题逐渐有了新的讨论和出路。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乾嘉时期的高道、内丹学大师悟元子刘一明,对这个问题作了较为明晰的解决。
    
    刘一明的内丹学有着明显的三教合一的思想特征(资料图)
    刘一明(1734—1821),山西平阳府(今临汾)人,生于商贾之家,本业儒,因过于刻苦导致疾病缠身,于是留心炼养之说,后入道,晚年居甘肃兰州栖云山(又名兴隆山)修炼布教。
    是干、嘉时期著名高道,也是内丹道的一代宗师,他吸收明代心学的思想资源,以“良知”解说“金丹”,独具特色,可谓是破天机。
    在《悟真直指》中,刘尊师指出:“欲修天仙,舍金丹之道余无他术矣。这个金丹,即人秉受于天,至善无恶,良知良能,圆成无亏之灵根,乃先天至阳之气凝结而成者。”
    也就是说,金丹既是灵根,又是先天至阳之气,二者是一体两面。在《象言决疑》说的更明白:“金丹者,即人秉受良知良能之本性。此性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处圣不增,处凡不减。
    不待他求,自己本有。若下肯心,直登圣域。性定命凝,永久不坏。是良知良能之本性,长生之大药也。”即认为良知本体,本来真性,就是真正的长生不老丹,是众生本有而非后天造作而成的,是性命一体的。
    在修炼中,只需要守住这个大根大本,其他一切都是辅助功夫,所谓“修真第一要着,须要认得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即前所云天良真心也……识得此心,守而不失,则大本已立,其余易事耳。”
    
    金丹至善无恶(资料图)
    而丹法上常讲的炼己筑基,也就是认得此“天良真心”,此天良真心就是丹法上说的真铅汞、真种子,“祖宗真种、橐籥真铅,皆天良真心之别名。噫!天良真心,岂易知哉?若有知之者,则得其一,而万事毕矣。”
    而丹道上说的元精元气元神,也本是一物,都是天良真心或曰良知本体的不同面相:“精气神而曰元,是本来之物。人未有此身,先有此物……虽名为三,其实是一。一者混元之义,三者分灵之谓。一是体,三是用。
    盖混元之体,纯一不杂为精,融通血脉为气,虚灵活动为神。三而一,一而三。所谓上药三品者用也,所谓具足圆成者体也。”也就是说,这一本体、天良真心、良知本性,是本来具足的。
    以其纯一不杂,称为精;
    以其融通血脉周边全身,称为气;以其虚灵不昧能知能觉,称为神。其实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而一般修道者正是因为不知道“三而是一,一而是三,或抱元守一而落于着空。
    或炼药三品而失于执相”,于是造成了空耗精力劳而无功,或流于后天搬运,仅收养身之效的后果。
    心学溯源
    刘一明尊师的上述解说,除了源自自身的修炼所得之外,单纯从解说用语的角度来看,明显是受到了明代心学一系王阳明等大儒的启发。王阳明(1472—1529)虽然是儒学大师,但其一生与道教交涉颇深。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资料图)
    根据阳明自述及其门弟子的记载,其少年时即对道教学说十分痴迷,还曾将在家乡山中修炼,并达到了“尝于静中内照形躯如水晶宫,忘己忘物、忘天忘地,与空虚同体,光耀神奇、恍惚变幻,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的高超境界。
    阳明龙场悟道后四处讲学,门人弟子中也有许多喜好丹道修炼的人向他请教。阳明即从良知学的角度对丹道做出了解说。如有人“问仙家元气、元神、元精。”阳明说:“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在给弟子陆原静的信中说的更清楚:
    “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之精,安可形象方所求哉?真阴之精,即真阳之气之母;真阳之气,即真阴之精之父;阴根阳,阳根阴,亦非有二也。
    苟吾良知之说明,即凡若此类皆可以不言而喻。不然,则如来书所云三关、七返、九还之属,尚有无穷可疑者也。”
    阳明认为,丹道所要锻炼的精气神,都是良知本体的别称,以其妙用无穷称为神,以其周流不息称为气,以其凝聚微妙称为精,此三者本为一体即是良知,亦不可以从有形有相处寻求。
    若能致其良知,则心性自明,精气神自炼。刘一明尊师的解说与之几无二致,显然受到阳明的启发。不过,刘一明尊师以“良知”解释金丹,也不全然是受到儒学的外在影响,在道教内部也存在此类思想的先发。
    元代全真道大宗师栖云真人的语录有载:“或问曰:学人如何是觉性?答云:指东画西,这般虚头且休,不如下些实工夫去,谓如心上有底、眼前有底情欲烦恼、人我无明等。
    喻似面前有一眼大琉璃滑井,若丝毫不照顾,便堕在里面,万劫不得出;若先见又识破,方欲下脚,急须退步,则这个急退步照顾底,便是汝觉性也……”
    这里所说的觉性,具有先验性的是非明觉,与良知之先验明觉颇为相通。另一位元代高道王道渊则点明人之本性为一点先天之灵明:“性也者,先天一点至灵,人身中元神是也。
    此灵在父母未生以前,不曾添些;居父母已生之后,亦不曾减些。本自圆成,亦无余欠……此一点灵明,无形无相,无古无今,贯石透金,本无所说。”
    前辈祖师的这些开示,虽然没有直接点明良知说,也没有指明天良真心、良知本体就是元精元气元神的三位一体,但也已经指出了金丹的本有内在性、明觉不昧、统摄性命一体。这也对刘一明尊师引入阳明良知学说以阐发道教内丹道提供了更多的教理依据。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儒家的良知学说是为其伦理道德服务的,“良知只是是非之心”,目的是要求人人发明自己内在的良知,扩充内心本来具有的“仁义礼智信”。
    以遵守、实现儒家所提倡的道德原则,做一个儒学意义上的道德君子。而道教内丹学、刘一明尊师的金丹学说,依然是为个体修真了道服务,为追求精神超脱、心灵自由而服务的。
    
    道教内丹学的最终指向是实现人精神的完全自由与解脱(资源图)
    刘一明尊师指出:“人生在世,万般皆假,惟有性命是真……大病临身,卧床不起,虽有孝子贤孙,替不得患难,娇妻爱妾,代不得苦楚。生平恩爱,到此一无所恃。”
    所以,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等儒家所看重的人伦关系,在生死大事、性命了悟面前,并不具有根本性、至上性的意义。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尊师认为,修道者应当顺应世俗的道德要求,做到敦伦尽分。
    但“心中明白是逢场作戏,大家合伙,将这一本戏顺顺序序作个完结,彼此便了事也。”这样,既能尽了人伦道德,又保持了内心的逍遥自在,这也是居尘而修道。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行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