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就在昨晚(11月26日), 在佳士得香港拍卖中, 有着巨大真伪争议的传苏轼《枯木怪石图》 从3亿多港元起拍,以4.1亿港元落槌, 加佣金成交价为4.63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4.1亿元。 《枯木竹石图》 又名《枯木怪石图》、《木石图》, 无款,画上有米芾、刘良佐(款)的题诗, 以及宋人记载苏轼的画风看, 被认为是苏轼的作品。 元丰7年(1084), 苏轼被邀至友家,乘酒兴做此图, 题材为苏轼惯用的枯木、丛竹、怪石。 图为一怪石于左,看似圆润却不失棱角, 阴阳面的处理十分巧妙, 同时地面的阴影也十分恰当, 增添柔美感和真实感, 使怪石不觉孤立,而是和地面相溶。 而怪石本身的画法 “似卷云皴,实则无皴法。 信手写出,不求形似,不具皴法”。 说其怪石,其实不当,苏轼名之为“丑”。 米元章论石, 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 东坡又曰:石文而丑。 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 无怪乎,有人赞其 “观千万物无所不适,而尤得意于怪石之嶙峋”。 在怪石的左上方露出些许碎小丛竹 竹为苏轼所喜,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 然而以竹为图者甚多, 同时画竹,其和郑板桥则有天壤之别。 郑板桥好墨竹,往往挺劲孤直, 具有孤傲、刚正之气,笔法劲瘦挺拔, 布局则疏密相间。 而苏轼认为 “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故其一反常规,解开成法的束缚, 在图中以丛竹替之。 然而虽为丛竹, 其画法亦然“剔枝用行草法得参差生动”, 整个布局颇具匠心, 若改为成竹,则和右边的枯木造成冲突, 而其偏于一隅,却又引人注目。 清代文艺批评家刘熙载道“东坡长于趣”, 这丛竹确实为图增色不少, 得自然之趣,不泥古法,惟在活而已。 竹石局部 而图右紧贴怪石为一株虬曲的枯木, 为后人所称道 “败毫淡墨信挥来,苍莽菌蠢移龙蛇”。 可谓枯木不枯,虽为枯木,倒给人以生机。 在布局上,其右倾弯曲而上, 顶部似鹿角,弥补了右边的空白,不显突兀, 枝桠有一种极力向右伸展的趋势, 使人的想象力突破图的局限,向画外延伸, 有“言尽而意不止”之境, 同时和左边簇出的丛竹形成对比, 保持了视觉平衡感,显得和谐。 此外,枯树底部的杂草使图不显呆板, 而从整个图来看,尽管此画并无外景烘托, 但“风枝雨叶瘠土竹,龙盘虎踞苍藓石”之景 依然跃然纸上。 树枝局部 长久不知去向的历程, 也为《木石图》覆盖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木石图》与《潇湘竹石图》 据传皆为风雨楼旧藏, 在民国时期, 担任过吴佩孚秘书长的白坚夫买下这两幅画。 我国著名书画鉴定大师张珩 于1937年在其日记中亦有提到《木石图》, 称其出价九千金向白坚夫求购此画而不得, 后得知日本“阿部氏以万余得去”, 张珩遂感叹此后再无机会见到此国宝。 哪怕后来徐邦达等先生组成的鉴定小组 也曾为此画去找过阿部房次郎, 渴望一睹《木石图》真容, 但画主称战争已将作品炸毁。 因此, 鉴定小组的几位老先生都没有见到过《木石图》。 《木石图》珂罗版印刷本 从此, 《木石图》销声匿迹八十余载, 但其在各大中国美术史学术专著当中, 却从未缺席。 直到此幅旷世奇作 在香港佳士得举行拍卖, 也是第一次将高清大图呈现在世人面前。 资料图 在学界,《木石图》争议也颇多, 不少业界人士从此卷画风、米芾书风 及印鉴等提出疑点, 一些文博专业界人士也认为, 此画笔墨间的气息,并未到宋。 尽管存在真赝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 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当然是存在过的, 这一画作的图式也许就是根据苏轼原作临仿而来, 从这一角度而言,此画作的意义依然是存在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