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柯嘉 近日,一则“四岁女童牵手母亲过马路惨遭碾压”的新闻牵动了很多网友的心。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美好的孩子,在车轮的碾压之下化为碎片。 对于孩子来说,十字路口充满危险(资料图 图源网络) 幼小可爱的生命猝不及防的离去,再虔诚的忏悔与深切的留念都挽回不了她,只能徒留心痛的叹息。 早在很久前,央视就开始循环播放着“文明在身边”的系列公益广告,并已大力宣传“车让人”的观念。 在中国的杭州、上海等城市,也早出台规定:驾驶员遇见行人在车辆前方出现,必须减速并在适当距离时停车,否则将扣分并罚款。 法律之所以会规范机动车要停车避让行人,并应保持相对的安全距离,既是出于机动车本身特性的考虑,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面对血肉之躯的行人,“机动车”的强势显然容易给人造成心理上的压迫感。 因此机动车预留给行人的一段距离,不仅为行人设置了安全的底线,更保护了其内心的安全感,使其不因路况的复杂而产生不安恐惧的情绪。 尤其是在拥挤繁忙的路段,提前几秒踩下刹车,简单的一点让步,也许就会令秩序井然,人与车的关系更加融洽。 中国的街头人流量大,人车关系紧张(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而保持距离不仅是“马路公约”,也是人生守则。当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懂得保持距离感,对他人是一种尊重,对自己是一种保护。人与人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自我保护的屏障以获得安全感。 这个隐蔽的自我空间,是完全由自己掌控的领域,自觉地将不同的人隔离在不同的界限之外。一旦这个空间被他人触犯,你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 例如在一个正式的会谈中,如果双方代表在此之前并不认识,而在会谈中,两人所坐的单人沙发又相互紧靠着摆放,两人会不自觉地贴着座椅远离对方的扶手边就座,身体会相对后倾。 因为此时的距离与两人的关系及所处的情境不匹配,已经导致双方心理上不适感的出现。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将人与人的距离分为四种,即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人在不同的关系中应保持不同的距离,以使双方处于舒适的状态之中。 而对于个人距离或亲密距离而言,只适合朋友与亲人进入,在彼此间可以进行肢体接触,甚至可以相互感受到对方的体温与气息。 但这需要建立在深厚的感情与信任之上,在双方都表示认可的情况下,才可以进入对方允许的距离之内。而一般来说,这需要长期的适应,并且这种开放应是相互的。 好朋友之间存在互相开放的亲密距离(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而现代女性经常面对的“性骚扰”问题,除了心怀不轨的坏人,也的确存在发生“误会”的情况。而之所以会令女性感到不舒服,根本也是因为当事者没有注意彼此间的交往距离,因此感觉到被侵犯者确实有权利对此质疑并反对。 因为在人际交往中,随意闯入他人的个人空间,无论其用意如何,都极不礼貌,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事实上,即便是最亲密的爱人,有时候也需要保持距离。例如不在未经对方允许的情况下翻看对方的手机,电脑等私人物品,给对方足够的信任与尊重,是维持双方亲密关系的一大法则。 即使是亲密无间的两个人,也应该拥有自己的空间。这份私密的存在,往往是能够使你成为你自己,而不为他人所影响的基础。而爱一个人,应该正视其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地位,而非谁的附属品。 爱,是因为你之为你,我之为我,相伴的前提不应以失去自我作为代价。 也许在中国,“安全距离”一词有些陌生,但“礼”的观念却足够深入人心。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此中的“礼”就是一个安全距离的标准。 情侣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资料图 图源网络) 礼强调的是一种人人各得其位的正义秩序,它的终极目的是使社会更加和谐。“礼”,既是道德层面的要求,也是法律上的强制规定。而同样地,尊重他人的安全距离也同时具备这两个属性,放之四海而皆准。 应记住“过犹不及”,行事上应随机应变,保持适度,而与人交往更是如此。留有一些距离,并非冷漠,而是善解人意,是对一段关系真诚的包容与爱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