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他说我是做老师的人,只能帮助人进步,不能帮助人退步,从这章你可以看出来,孔子是一个有教无类的一个大学者。 中国在孔子的时代,人口比现在要少得太多太多了,可能全中国大概也只有几千万人,而这个上千万人,散居在整个大陆,这么大一块版土。 我们今天一个人要成名,只要有媒体、报章杂志、电视,很容易出名;或者出书,也很容易。 孔子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没有杂志、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计算机。 所以各位知道,在那个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在鲁国讲学,居然有从中国各个国家、各个地点来的人,骑着马或者是坐着牛车,跑来上课的,这样是多么不容易! 要聚集三千弟子,就算三千弟子不是他亲手教的,也许有很多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所教的,但是在那个年代,在孔门门下有三千弟子是多么不容易,所以孔子是中国当时名满天下的学者。 《论语˙述而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有一天却来了一个名声很不好的、一个小乡村里的一个小孩子,所以叫“互乡难与言”。就是说有这么一个乡,叫做“互乡”,这里的人跟外面不接触。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难与言”呢?我们不知道,一种可能是这里的人很野蛮、很粗鲁,没有受过教育,跟外面没有接触。也可能是这个地方是风气很不好,很多流氓,总之就是“互乡难与言”。 所以孔子有一次遇到一个小孩子,“童子见,门人惑”。孔子不仅见了他,而且还教了他,所以“门人惑”。他的门人、弟子就很疑惑。 当时孔门的这些有名的弟子,像子贡、子游、子夏这些人,对孔子接见一个名声很不好的、一个乡下的孩子,大家都不以为然。为什么?因为这样会败坏孔子的名声。 所以孔子就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与”这个字就是赞许的意思,所以在论语里面,如果说“吾与汝”这个我与你的“与”,念“”(第四声)的时候,就当做我赞同你,我鼓励你的意思。 所以与这个字,如果下面加一个“言”,就是荣誉的“誉”,经过孔子赞许的言语,当然是一种荣誉! 孔子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他说我是做老师的人,只能帮助人进步,不能帮助人退步,所以孔子下面有一点感叹,“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这个“唯”这个字,在这里就当做“这件事情”,唯就是这件事情。“何甚”——“你们做得太过分了”!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弟子一定非常不赞同孔子接见这个互乡来的小孩子,所以孔子有一点责怪他们。 从这章你可以看出来,孔子是一个有教无类的一个大学者,学生所担心的是孔子的名声,而孔子所担心的是,希望从污泥里面出来的一个小孩子,不要再回到污泥,或者被污染,那么这个就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的心理。 这里面有几个字,我稍微解释一下,这章里面提到一个进步的“进”,跟一个退步的“退”,这两个字“进”跟“退”,左边都有一个“辵”字,这个“辵”字边就是指“在走路、往前走”。 那么造字的原理是什么?它是爬山的意思,走路往山上走,所以我们一个之字形,我们说走山路是之字形,那两个之,就是一个辵字。 那“进”这个字,右边是一个“隹”,那“退”这个字,右边是一个“艮”。 “隹”是什么?“隹”就是“鸟”。我们看小鸟怎么走呢?小鸟一种是跳的,比如麻雀是跳着走,一种像鸽子,鸽子前后走,两个爪前后走,所以鸟往前叫“进”。那么人往前叫“步”,所以叫“进步”。 那我们再看这个退步的“退”字怎么写呢?右边是一个“艮”,左边是一个“辵”字,我们有一句成语叫“不进则退”,所以“退”这个字的右边是“艮”,艮就是“不动也”。 就是说,树根的“根”,是一个“木”、一个“艮”,就是树木不动的地方叫树根。那牙龈的“龈”,左边一个牙齿的“齿”,右边一个“艮”,就是牙齿不动的地方叫牙龈。 那金银的“银”么写呢?左边一个黄金的“金”,右边一个”艮”,所以我们用银子做银根。那银子是什么东西?也是金属,黄金的“金”是所有金属的头,所以黄金写在左边,不动。 还有一个就是“洁”这个字,我们看洁这个字怎么写?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一个是“丰”,上面写个丰,简写的丰,然后再一个“刀”,下面一个“纟”。 就是到了秋收了以后,丰收了,用刀把它割下来,割下来以后,用水洗干净就叫“洁”。我刚刚讲的是三个楷字造字的原理,有了造字的原理以后,然后再谈应用,所以应用是在造字之后。 “互乡难与言”这个故事,孔子不在乎一个弟子的出身,名声很不好他也不怕玷污了他的名誉。 他鼓励这么一个小孩子,即使是一个小孩子,孔子也鼓励他,“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赞许他洁身自爱,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种胸襟。 马叔礼先生(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主讲人简介: 马叔礼,台湾知名作家、文化学者,主张诠释经典以纯净之心,格物之法,直接面对,静观自然,感悟哲理。 现任台湾日月书院讲座主持人、慈晖文教基金会讲座主持人,长期担任汉声电台、台北电台、《国语日报》等专栏主持人。 本文及视频为大爱电视《一种说法》提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敬请关注腾讯儒学微信公众号“ruxue_qq”,收看更多精彩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