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水出如涌泉,可煮以为盐:国宝“东汉制盐画像砖”与井盐业神崇拜

http://www.newdu.com 2019-01-03 腾讯道学 止水 参加讨论

    文/止水
    四川省博物馆参选《国家宝藏》的国宝“东汉制盐画像砖”,生动展现了汉代蜀地井盐生产的盛况,反映了当时蜀地制盐工艺的水平。
    盐,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代表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水平和物质文明的发展进程。本文通过考察盐的造字结构、蜀地井盐业的行业神崇拜来看这件国宝背后的道学知识。
    百味之首
    
    食盐(资料图)
    中国地大物博,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的食物风味也各不相同,但盐却是中国百姓生活的必备品,被称作“百味之首”。古人将食物的味道分为酸、苦、甘、辛、咸,称作“五味”。
    
    卤 甲骨文 图源:止水(资料图)
    从造字结构上看,“咸”与“盐”都源于一个“卤”字。“卤”的甲骨文,是一个类似袋子放进盛满盐水的罐子中的形象。
    
    盐、咸 图源:止水(资料图)
    “咸”,现代汉语中除了表示味道,还表示“全、都”的意思。最早的甲骨文像一个兵器,表示全民皆兵。陶渊明《桃花源记》写道:“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与盐有关的原字体为:“咸”,金文里表示全部是盐。《说文解字》中有:“咸,衔也。北方味也。”的记载。中国传统菜食中,盐的作用很大。俗话说“一盐调百味”。生活中也有类似“要想甜,加点盐”这样的小技巧。
    我们吃菠萝,往往会将切好的菠萝放在清淡的盐水中,实际上是在利用“盐能引甜”的功效。
    
    东汉制盐画像砖拓片(资料图)
    汉字“盐”,像是有人在监督“卤”的形成,实际上是一种人类生产的过程。段玉裁《说文解字》中有:“盐,卤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也就是说,“卤”是天然的,经过人类的加工,才算是“盐”。
    国宝“东汉制盐画像砖”形象地再现了汉代四川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画面的左边,有四个人站在井架上用吊桶汲取卤水。
    四川素有“家有盐泉之井”的说法,盐业为蜀地人民带来了丰富的财富资源。同时,盐业的发达也促进了行业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行业神崇拜。
    盐业神崇拜
    
    夙沙煮海(资料图)
    行业神崇拜,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生活生产单位,盐业也有自己的行业神崇拜。因我国的制盐产地较多、分布较广,不同地区的制盐方式均有不同,如池盐(湖盐)、海盐、井盐、矿盐等。
    所以,中国的盐业神体系庞大,关于盐神的传说十分丰富。在我国,盐神有炎帝、夙沙、管仲等。
    
    李冰父子像(资料图)
    此次国宝所体现的是四川地区的盐业,属井盐。所谓井盐,就是人们运用凿井法汲取地表浅部或地下天然卤水加工制得的盐。历史上,蜀地郡守李冰在兴修水利之外,还开创了“穿广都盐井”、“盐溉”等。
    
    《天工开物·制盐》(资料图)
    在井盐的开发中,张道陵贡献巨大。《太平御览》引《陵州图经》云:“陵州盐井后汉仙者张道陵之所开凿。周回四丈,深五百四十尺。置灶煮盐,一分入官,二分入百姓家。
    井上有玉女庙,古老传云:此十二玉女曾与张道陵指地开井,遂奉以为神。”据《元和郡县志》中记载:“陵井者,本沛国张道陵所开,故以陵为号......陵井纵广三十丈,深八十余尺,益都盐井最多,此井最大。”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一篇《陵州盐井》,十分详尽地介绍了井盐的结构,足见此地井盐的重要性。十二玉女,也成为了当地的盐神。
    
    自贡井盐(资料图)
    四川的自贡,也是井盐的重要的生产地。因为井盐需要人们打井完成卤水的采集,所以井神也成为其行业神之一。
    据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此处奉祀的行业神主要是金川神、梅泽神:“惠泽庙在监郭下,井地主金川神姓王,井主梅泽神姨梅。梅本夷人,在晋太康元年,因猎,见石上有泉、饮之而咸,遂凿石至三百尺,咸泉涌出,煎之成盐,居人赖。梅死,官立为祠。”
    
    自贡王爷庙(资料图)
    成立于1959年的自贡市盐业博物馆,是以“西秦会馆”为馆址建立的盐业博物馆,位于自贡市市中区龙峰山下。会馆由清代陕西商人所建,主供关羽神位,亦名关帝庙,俗称陕西庙。
    此外,历史上这里的庙宇还有烧盐工人供奉的“炎帝宫”,盐业船运工人供奉的镇江神“王爷庙”,以及用于供奉重要生产工具——牛的“牛王庙”,可谓丰富多彩。
    中国有着悠久的制盐史,其背后丰富的盐业文化以及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地区盐业发达,庙宇、商会十分繁盛,形成了丰富的民间信仰。
    如今,我们通过眼前的这件国宝,可以看到当时制盐的场景,想象盐业的繁盛,更能看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