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止水 腊月二十八,厨房里更忙了,民间有“二十八,把面发”的说法。除此以外,很多地区的人们开始制作糍粑,在家门上贴上春联、福字与年画。 发面 和面(资料图) 发面,实际上就是让面“发酵”。腊月二十八,北方地区的人们都会发面,用于第二天(腊月二十九)蒸馒头,以备春节之用。南方人食米,北方人食面,是自古以来的饮食习惯。 南方多雨水,种植稻,北方天气干旱,多种麦,所以发面的年俗以北方为主。“发面”前要“和面”,水与面的比例要恰如其分,和面的手法要如打太极。“和面”的“和”,念huó,但也可以理解成hé的意思:水与面的融和。 小麦(资料图) 和面的面粉,由小麦制成。小麦的“麦”,来也。这一品种由中亚地区传入我国黄河流域,并逐渐传入长江南部。古人视其为外来物种,所以“来”是“麦”的本字。《说文》中有∶“天降瑞麦,一来二,象芒刺之形,天所来也。” 麦芒似针,俗语中有“针尖对麦芒”的说法。《史记集解》中有:“大、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地暖处亦可春种,至夏便收。然比秋种者,四气不足,故有毒。” 打糍粑 年糕(资料图) 南方地区的人们也没闲着,腊月二十八前后打糍粑。糍粑,是用熟糯米饭放到石槽里用石锤或者芦竹捣成泥状制作而成的,这之中要经历一个“打”的过程。糍粑有别于另一种糯米食物——年糕。二者虽然都是糯米制品,但有些区别。 年糕,又称“年年高”,是将糯米用石磨磨成粉,与水结合蒸熟,成型后再蒸或炸的一种食物。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在于对糯米的处理有所不同:年糕,磨成粉之后成型;糍粑,是糯米蒸熟捣碎后再成型。当然,也有一些地区将这两种食物统称为“年糕”。 打糍粑(资料图) 笔者所在的武汉黄陂区,糍粑是地方传统的春节食物。“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打糍粑”,打糍粑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春节民俗活动。这一天,男女老少齐聚一堂,人们将蒸熟的糯米用木杵捣碎直至如泥,取出之后放在案板上撒上糯米粉,晾干后成为糍粑。 糍粑的做法多种多样,油炸、清蒸、蒸煮等等,是当地春节期间餐桌上的美味。对于那些回乡的人来说,糍粑代表浓浓的乡情、家乡的味道。到了节后临走前,还会捎上一些,以便日后食用。 贴花花 写春联(资料图) 帖花花,就是贴春联、年画。春联,源于桃符,《燕京岁时记·春联》中有:“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写春联、贴串联,大家将美好的祝福写在红纸上,以便邻里、朋友之间驻足品读。现如今,民间有送春联的福利活动,体现了中国人浓厚的人情味。 木刻纸马关帝(资料图) 年画,与民俗紧密相关,寄托着人们辟邪纳福的美好愿望。它从门神画、纸马这些单一的形式逐渐演变成具有多种元素在内的艺术形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宋代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为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现存最早的木板年画《四美图》,为宋代木版年画。明清时期,我国已形成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河北武强、四川绵竹五大年画产地。 这些年画通过各地集市扩散到每一个村落、每一户人家,为中国人的幸福年中增添了许多色彩。在集市上,很容易看到贩卖年画的商贩的身影,他们唱着民谣,吸引往来的客人。 杨柳青年画(资料图) 年画的题材,体现着中国人的精神信仰、生活常态。其中,神仙和吉祥物是最常见的题材,我们熟知的蝙蝠、牡丹、鹿、莲花、聚宝盆等吉祥物,以及福禄寿、钟馗等神话人物都以这样的艺术形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凝结成中国人对春节的记忆。 腊月二十八,办完年货的人们开始在厨房里忙碌,在门上贴一副春联,把房间打扮打扮,让家里的年味更浓。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