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止水 正月初七,为“人日”。相传女娲此日造人,唐代此节最盛。所谓“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这个节日在今日仍有其重要的文化意义。 女娲造人 娲(资料图) 上古神话中,“女娲造人”的传说讲述了人的来源。《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意思是天地初开时没有人,女娲用黄土造了人。娲,《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女娲造人(资料图) 除了“女娲造人”,还有“女娲补天”以及“造簧”的传说。《列子·汤问》:“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天阙。”《魏书·志第十四·乐五》:“伏羲弦琴,农皇制瑟,垂钟和磬,女娲之簧,随感而作,其用稍广。” 戴人胜 华胜(资料图) 人们过节,会加以庆祝,服饰是一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人日这天,妇女要戴上一种名为“人胜”的配饰。人胜,源于古代妇女的一种配饰——“华胜”(“花胜”)。《荆楚岁时记》中有:“正月七日为人日……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华,《尔雅·释草》解释为:“华,荂也。”《佩觿集》:“华有户瓜,呼瓜二翻,俗别为花。”所以,“华胜”又称作“花胜”。《释名·释首饰》中有:“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 西王母画像(资料图) 关于这一配饰的起源,一说源于西王母。《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郭璞注:“胜,玉胜也。”《云笈七签·卷一百·纪传部·纪一》:“西王母太阴之精,天帝之女也。 人身虎首《山海经》曰虎颜,一云虎色。豹尾,蓬头戴胜,颢然白首,善啸,石城金台而穴居,坐于少广之山,有三青鸟常取食,此神人西王母也。”所以后人又以“戴胜”指西王母。 元夕节配饰·闹蛾(资料图) 人胜,顾名思义就是将配饰制作成人形。古代类似这种在节令时期佩戴的头饰,还有迎春时所戴的“春鸡”,上元节所戴的“闹蛾”等。 吃煎饼 摊煎饼(资料图) 人日这天,北方人要吃煎饼。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北人此日食煎饼,于庭中作之,支薰火,未知所出。”宋代庞元英《文昌杂录》:“唐岁时节物,元日则有屠苏酒、五辛盘、校牙饧,人日则有煎饼。” 《辽史·礼志六·嘉仪下》:“人日,凡正月之日,一鸡、二狗、三豕、四羊、五马、六牛,七日为人。其占,晴为祥,阴为灾。俗煎饼食于庭中,谓之‘薰天’。” 陶鏊·仰韶文化(资料图) “薰天”的“薰”,有一个意思为“灼”。《易·艮卦》曰:“厉薰心。”薰也是一种香草。《山海经》载:“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巳厉。” 以前做煎饼,是用一种叫“鏊”的器物,现在也很常见,平圆形,中间稍凸起,形状像一个乌龟壳。现代山东有民谣称“家家支鏊子,户户烙煎饼。” 山东煎饼(资料图) 煎饼,是中国人喜爱的美食。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介绍道:“山东孔藩台家制薄饼,薄如蝉翼,大若茶盘,柔嫩绝伦。”蒲松龄更写有一首《煎饼赋》,详细介绍了煎饼的做法:“溲含米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 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卒律葛答’,乘此热铛,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于俄顷,圆于望月,大如铜铮,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 这两位都写到了煎饼的一些特点,即“圆”、“大”、“薄”。其中“薄”,袁枚称其“如蝉翼”,蒲松龄称其“似剡溪之纸”。剡溪之纸,就是青藤纸,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在清代早已绝迹,蒲松龄是借古物来比拟。 人,是万物之灵长。虽然现代人已不再过人日,但这一古老节日所代表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实践。所谓“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我们应该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关爱他人。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